Go to contents

過度控制提高自我為核心

Posted May. 05, 2018 07:58   

Updated May. 05, 2018 07:58

한국어

我是“女兒癡”。深夜,在女兒學校前面,壹邊等待女兒結束晚自習出來,壹邊聽著音樂。金民基的《江邊》,就是像我這樣的女兒癡爸爸所唱的歌。時間是20世紀70年代初。那個時期,從淩晨開始“新村運動”的歌曲喚醒了我的夢,寒酸的石板屋頂越來越多,相信或者被迫相信只要做就行,當《愛國歌》響起,停下腳步面向國旗背誦誓言……

太陽落山的時候,媽媽們召喚孩子們的高喊聲,還有豆腐販子叮鈴鐺鎯的鈴聲,廣播連續劇和新聞的聲音,村子裏壹片喧鬧。爸爸開始唱起《江邊》。“紅紅的太陽掛在西山上,坐在江邊休息,熟悉的面孔壹個個回家。風在暗去,星星們跳舞,去對面工廠的順妮為什麽還不回來呢?”

蹲在江堤上等待女兒的爸爸非常擔心。因為直到現在,還看不見連學也沒能上、為了養家糊口而工作到深夜的十幾歲女兒的身影。因為這是壹個可怕的世道。鐵橋上火車開過,江面上映照的燈光,小小的渡船也像爸爸的心壹樣晃蕩。星光也不安地晃動著。那時候,從江對面遙遠的蘆葦叢中,我看到了疲憊不堪的順妮的臉龐。

同時也看到了我那善良漂亮的女兒的樣子,她正背著沈重的書包壹步壹拖地走出校門。覺得又可憐又開心,我拍著她的肩膀,想幫她拎書包,卻突然發起火來,讓我放著。問她想吃點什麽,也不知道她嘴裏在咕噥什麽。因為疲勞,青少年的特征——自我中心性變得更加強大。青少年無法區分自己的內心世界的世界和普遍的世界,往往根據自己的狀態改變世界的標準。

孩子通常不這麽無禮。因為是考試期間很辛苦,所以爸爸對待自己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就改變了應該遵守的規則,自己認為自己很明白。事實上,像這種橡皮筋似的自我中心規則的變化,在大人之間也很常見。疲憊的時候,就會變成孩子……

無意之中被孩子頂撞了壹下,我壹時有點慌張,然後又恢復親切的表情,默默地等著孩子說話。對於變得不穩定的孩子來說,她需要的是壹不是教訓她,而是予以保護、給她安全感的對象;二以不予判斷的態度,對自己的狀態和想法產生好奇心的對象;③理解自己的狀態和想法、產生共鳴的對象;四請求幫助的時候,直接給予幫助並進行討論的對象。果不其然,稍過壹會兒,孩子就都囔著,開始吐露自己發火的原因。

父母和孩維持包容而溫暖的關系,認為自己得到認可和喜愛的青少年,自我中心往往較低。相反,自認為受到過分的管制和拘束的孩子,則有著較強的自我為中心。當然是委曲的。即使不在工廠工作,16歲的子女們也很辛苦,父母也很是擔心。但是,父母們比起教導來,如果努力去給予更多的理解和認可,孩子們就會努力成為令父母自豪的子女。在此過程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發展,並相信自己是壹個相當不錯的人。

我有點好奇。順妮也會對爸爸發脾氣嗎? 偶爾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