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暢銷的《死亡讚歌》和完蛋的模仿作《哀傷賦》

暢銷的《死亡讚歌》和完蛋的模仿作《哀傷賦》

Posted February. 09, 2018 08:12   

Updated February. 09, 2018 08:12

한국어

  去年因為某知名歌手的自殺,韓國社會曾騷動過一陣子。用歌辭來暗示自己死亡的做法,相當具有衝擊性。在日本強佔時期,知名人士的死亡也曾受到普通民眾的巨大關心。19歲夭折的朝鮮券番(妓院)的舞蹈歌手崔香花(音譯,下同)和死亡後被創作成歌曲《薑明花歌》的名妓主薑明花的死亡,就是典型的例子。

  1926年在玄海灘投海自殺的尹心德和金宇振的所謂“殉情”事件,堪稱是把名人死亡用於行銷的第一個案例。日東唱片公司在尹心德死亡兩周後推出《死亡讚歌》,並在廣告中宣傳尹心德是“最後一刻吟唱死亡讚歌,然後投身滄海的朝鮮的唯一女高音歌手”。日東的“死者行銷”獲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死亡讚歌》那充滿憂傷情緒和失落感的歌辭,卻進一步刺激了三一運動失敗後在年輕人中間蔓延的虛無主義。《死亡讚歌》雖然大銷特銷,卻令日帝感到害怕。這是因為,如果這種情緒一瞬間變成怨恨,轉而成為對日帝的憤怒,將會成為無法控制的怒濤。

  《死亡讚歌》中出現的厭世情緒,在1931年的名曲《流浪歌》中達到了頂點。知識份子通過媒體,對流行歌曲助長頹廢主義大加撻伐。這是對陷入虛無主義的年輕人的訓誡。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歌曲,是1934年日東推出的《哀傷賦》。演唱這首歌曲的,是在日本東京音樂學校專攻聲樂的女高音歌手樸景嬉。她與尹心德都是平壤人,作為在全日本新人音樂大會上獲獎的唯一一名韓國人,引起了關注。日東唱片公司一眼相中並錄用了她。結果卻是一敗塗地。

  《死亡讚歌》和《哀傷賦》之間,有著極其明鮮的情緒對比。

  《死亡讚歌》寫道:“飽含眼淚的世道,如果我死了,是否就會到盡頭?尋找幸福的人生啊,得到的只是悲傷,”撫慰了流浪、挫折的朝鮮年輕人的悲傷。而《悲傷賦》的歌辭,“飽含眼淚的世道,如果我死了,是否就會到盡頭?尋找幸福的人生啊,不要白白擔心,”卻是在教訓著這些青年。責備。這是《哀傷賦》失敗的決定性原因。

  《哀傷賦》的誕生,是因為巧借尹心德大賺一筆的唱片公司,和看不慣朝鮮年輕人、想予以教訓的日帝的契合。但是,人們眼中只有尹心德的即視感,不會有多少人記得《哀傷賦》和“樸景嬉”。國樂評論家


田承勳 raph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