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出身於國際裁判法庭審判長也不能授課的法學院

出身於國際裁判法庭審判長也不能授課的法學院

Posted October. 04, 2016 07:11   

Updated October. 04, 2016 07:31

한국어

金&張律師事務所的國際法研究所所長權五坤是首位在國際裁判法庭擔審判長的韓國人,他在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擔任審判長長達15年,但成均館大學法學院對於他就任該院教授予以拒絕。權五坤原定於從今年第2學期開始,以客座教授的資格在該院進行國際刑事法講座,但成均館大學以他的論文分數未能達到大韓律師協會所屬的法學院評價委員會的標準為由,通報說不允許他在該院授課。

法學院教授的研究成果分4個項目進行評價,包括著述、論文、學術大會論文發表、教育用事件記錄和法律技巧指導成果。總分為800分,最少必須獲得400分以上,其中論文評價總分最高,為480分。據悉,前審判官權五坤在論文評價方面得分較低。

在法學院11名評審委員中,除了2名法院和法務部代表外,其餘由教育部部長推薦的4名法學教授和1名教育部幹部擔任。結果評審委員會體制被為法學院利益代言的教育部所左右。法學院標榜實用教育而成立,但實際主動權還是由那些從過去的法學系轉來的理論教授所掌握。結果,他們對於有利於自身的論文評價分數所占比例最高,實際上在阻擋那些有能力的實務型專家的進入。

有人說,國際刑事法並不是法學院的必修科目,也不是律師考試的出題科目,所以即使開設該講座,也沒有多少人去聽。2009年波士尼亞內戰時,拉多萬?卡拉季奇主導實施“種族滅絕”,擔任這一事件審判長的國際刑事法專家,如今卻不能將自己的實務經驗傳授給學生。這就是當下強調培養國際化法律專家的法學院的現實。

最近,憲法裁判所裁定廢除司法考試並不違憲,如果國會不修改法律,司法考試明年就會被廢除。如此一來,韓國的法律專家培養將全部依靠法學院,因此,國際法庭審判官出身也不能進行授課的法學院必須得到徹底改善。



宋平寅評論員 pis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