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卡梅倫首相“和工會的戰爭”

Posted July. 17, 2015 07:10   

한국어

1979年初,英國人度過了一個“憤怒的冬天”。由於大規模罷工,工廠停產,列車和地鐵停運,街道上垃圾成山,四處停靠著消防車和救護車。看工會眼色行事的勞動黨政權束手無策。英國人的憤怒,直接導致了當年大選中“鐵娘子”瑪格麗特‧撒切爾領導的保守黨的勝利。

成功實現政權交替的撒切爾首相,對強勢工會、怠慢的公共部門、過度的福利等英國病開始了手術。修改勞動法,關閉只聘用加入工會的工人的封閉式商店,追究工會不合理罷工造成損失的責任。1984年,煤礦工會非法罷工時,果斷使出了抓捕9500人的超強手,不到一年,便使得工會屈服。她是英國首相中唯一被賦予“主義(ism)”的首相,“撒切爾主義”改革治好了“歐洲病人”,使得英國得以復蘇。

今年5月,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的保守黨政權進入了第二屆執政期,卡梅倫首相在時隔30年後,又對勞動界,尤其是公共工會宣戰。卡梅倫大幅度提高了罷工的條件,修改勞動法,允許雇主在職員罷工時雇傭臨時雇員,廢除了工會費中夾帶政治分攤資金的規定,切斷了政界和工會之間的聯繫。雖然遭遇到勞動黨和勞動階層的強烈反對,但卡梅倫強調,只有根除罷工的惡性循環,才能實現英國新的騰飛。

韓國的“戰鬥性”勞動運動給增長和就業帶來的弊害遠超英國。不少人說,在金大中和盧武鉉政府時期,政府高級公職人員中“如果沒有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民勞總)和全國教職員勞動組合(全教總)人士,韓國也許能夠更早地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今年以來,朴槿惠總統幾乎每週都強調一次勞動改革,但並未取得任何進展。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國政的最高負責人的總統,負責部門雇傭勞動部的李基權長官,執政黨代表金武星都沒有表現出撒切爾或卡梅倫的那種果斷和韌性,令人遺憾。



權淳闊 評論員 shkw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