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如果不消費而只存錢,將重蹈“失去的20年”覆轍

如果不消費而只存錢,將重蹈“失去的20年”覆轍

Posted June. 24, 2015 07:18   

한국어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在國民可支配收入(GNDI)中,不消費而剩餘的收入的比率——總儲蓄率為36.5%。這並不是說實際上可以存到銀行的錢是收入的36.5%,而是說總收入如果是100元,那麼不用而留存的錢是36元。第一季度的儲蓄率達到自1998年以來17年的最高記錄,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5個百分點。這一統計,顯示的是國民不花錢只存錢的現實。

韓國的總儲蓄率1988年曾攀升至41.7%,其後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從2013年起到今年為止,連續3年再度恢復了上升趨勢。有錢也不敢用,意味著對未來的不安正在擴大。經濟長期不景氣導致收入增加緩慢,同時,家庭負債增加,房租上漲,還要為養老做準備。國民年金對於養老來說並不寬裕。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去年曾分析稱,“隨著退休後生存期的延長,預想到這一點的大部分年齡層,都出現了為了防範養老而降低消費的趨勢”,該院認為,目前的中壯年層到了年老的時候,內需有可能會更加不景氣。

在日本,因20世紀九十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而開始的“失去的20年”裡,這種現象也十分突出。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高速增長時期的韓國人認為“明天將比今天更好”,如今他們卻在擔心“不知道孩子們這一代會不會比我們生活得更好”,因而導致韓國總儲蓄率走高。

在經濟發展初期,高儲蓄率有助於籌措投資資金,曾產生了積極效果。但是,在經濟壯大到了一定規模以後,儲蓄率的上升就不是值得歡迎的事情。這是因為存在這樣一種“儲蓄的悖論”:如果減少消費去增加儲蓄,內需就會停滯,經濟活動會萎縮,經濟會陷入總體上不景氣。

最近因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擴散等不利因素疊加,本來就處於冰點的消費心理更加低落。大韓商工會議所會長團前天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開展鼓勵國內休假、贈送地區特產等振興消費的運動。政府和朝野政黨冒著國家債務增加的副作用,對編制追加預算達成共識,也是因為認識到不能放任內需停滯。眼下,正是民間和政府攜手,全力以赴重新點燃增長的火苗,恢復對於未來的信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