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若宮的東京思考:夢想著《韓日共同制作新聞》的創刊

若宮的東京思考:夢想著《韓日共同制作新聞》的創刊

Posted January. 15, 2015 07:10   

한국어

我熟悉的壹名韓國某抱報社記者在1月份發來壹個郵件,讓我感到了驚訝。他說做了壹個夢,夢到“東亞日報為了改革,將若宮任命為政治部長”。他說還夢到了我召開就任記者會的場景。

《東亞日報》長期讓我寫這個專欄,他為什麽突然會夢見這樣的事情呢?我陷入無限的想象當中,想起了16年前的事情。

1994年4月1日,我當時擔任《朝日新聞》的政治部長,在政治版面上刊登了壹個題為“小淵總理決定啟用外國人長官”的報道。報道內容是:總理小淵惠三要進行日本大改革,提出讓具有改革經驗的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前英國總理撒切爾等擔任長官候選人。

雖然這是愚人節玩笑,但是因為報道內容比較認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讀者以為這個報道是真的,據說相信該報道的壹名議員還憤怒地高喊“太愚蠢了”,試圖闖進總理官邸。韓國的某媒體特派員也以為這是真的,向韓國進行了直播。

我們在第二天的報紙上表明“這只是玩笑”,讀者們的反應有兩種,壹種是“玩笑開大了”,另壹種是“很令人贊嘆的幽默感”,報社接到了很多抗議或鼓勵的電話及書信。幸好小淵總理對此笑稱:“我想啟用更年輕的人。”

先別說國家的中心—閣僚,看看報社到底能不能讓外國人擔任編輯幹部?日產汽車等民間企業也有過讓外國人擔任社長的情況,但是報社是言論的中心,與民間企業不壹樣。尤其是在韓國報社,聘用日本人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1905年日本強制簽署韓日保護條約(乙巳條約)、搶奪外交權的時候,《皇城新聞》社長張誌淵在發表評論“是日也放聲大哭”後被捕,報社被封閉。 

《東亞日報》在殖民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刊登了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獲得冠軍的孫基禎的照片,這個照片中去掉了選手胸前的日本國旗。因此《東亞日報》被無限期停止發行。這些歷史事件表明,韓國報紙的根源中有抵抗日本的精神。任何國家的報紙都與國家主義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但是,我有另壹個想法。如果不是在受到欺壓的時期,而是在民族主義高昂的時氣,報紙受到愛國心的支配是很危險的。看看過去的日本就會明白。

比如,1905年在俄日戰爭中獲勝的日本簽署了“樸次茅斯條約”。對此《朝日新聞》等日本報紙都“大哭”著表示戰果太小。結果出現了抗議政府的暴動,之後韓國合並、侵略大陸等事情也就加速進行。直到日本戰敗,報紙犯下了無數個錯誤。

目前日本的媒體出現“厭韓”傾向的情況也令人聯想到過去,但是也在想,已經迎來解放(光復)70周年的韓國媒體也是否還殘留著很多抗日時代的遺物?

我又想到,能不能打造壹個韓日共同制作的報紙?經濟已經迎來了合作時代,電影、電視劇都在進行海外共同制作。共同制作報紙也不壹定是難事。

這個報紙的語言並用韓國語和日語。要進行正確的調查後報道客觀事實,如果有不同的資料和解釋,全部都公平地進行介紹。基本理念是東亞和的平及繁榮、從國家權利的獨立。

在點評裏,可以讓韓日海外說客進行爭論,但是在社論上要經過雙方評論員的徹底討論,實現單壹化。不給兩國國民不必要的傷害,互相尊重對方的國家元首—總統和天皇(日王)的權威及名譽。

問題是人事安排,要不讓韓國人和日本人各自擔任社長和主編,怎麽樣?創刊號的社論就是“是日也放聲大歡”。啊,什麽時候才能創辦這樣的報紙?在韓日建交50周年之際,我想到了這個夢想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