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胃癌在10年後是稀有疾病?

Posted January. 23, 2014 04:11   

한국어

“在10年後,胃癌會成爲稀有疾病。”

在過去的13年(1998—2011年)韓國人的“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出現了大幅度降低。該病菌是引發胃癌的主要因素,隨著該病菌感染率的下降,韓國男性癌發病率第壹名(全體第二名)的胃癌發病率也將降低。

根據盆唐首爾大學醫院消化內科金娜英教授組22日發表的“13年裏韓國人的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及危險要素”論文,1998年達到66.9%的韓國人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在2011年降低到了54.4%,減少了12.5%百分點。研究組以2011年在全國醫療接受體檢的16歲以上男女1萬796名爲對象,調查了幽門螺杆菌感染程度,將得到的數據與1998年、2005年的統計進行了比較。

根據該論文的介紹,提高幽門螺杆菌感染可能性的危險要素是“男性、高齡、高膽固醇指數、低工資、居住在農漁村”等。在2011年統計中,男性的幽門螺杆菌感染率(57.1%)比女性(51.2%)高5.9%百分點。根據地區,在城市化較快進行的首都圈(首爾、京畿),感染率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低學曆、低工資也提高了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在2011年調查中,中學畢業以下的低學曆者感染率是63.9%,比大學畢業以上的高學曆者(52.3%)高出了11.6%。

研究組認爲幽門螺杆菌感染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衛生情況的改善。該病菌通過同喝壹碗湯、同吃壹碗飯等“口腔對口腔”的方式傳染,或通過被汙染的水或食物傳播。免疫力較低的10歲以下兒童尤其容易感染。

幽門螺杆菌感染者的減少有助于降低胃癌發病率。因爲該病菌是引發胃癌的前壹個階段—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等的第壹要因。全體胃癌患者中的95%以上感染了幽門螺杆菌。金教授強調說:“在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降低到了20—30%左右,胃癌發生率也隨著降低。期待我國也能出現類似的情況。”

金教授表示:“同壹期間的胃癌發病率沒有發生大變動的理由是因爲體檢的活性化,早期胃癌增多”,“但是因爲幽門螺杆菌感染率的減少,日後10年的胃癌發病率將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