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寫作讓我存在”,20歲的氣派人生論

Posted December. 07, 2013 06:32   

한국어

撰寫“根莖,我的生活、我的文章”(bookdramang)的金海宛從頭到尾都讓人非常震驚。高中退學的人的中學畢業生竟然寫出了人文批評書,這壹點令人摸不著頭腦。而且還是以難懂著稱的哲學家吉爾‧德勒茲和費立克斯‧塔利的“千高原”。4日在首爾光華門見到作者的時候,真是驚訝得瞠目結舌。因爲只有20歲,出生于1993年。因爲幾天後才過生日,算是只有19歲。

“說實話其實有很多遺憾。應該寫得更容易壹點,文章有點不順暢。這是因爲實力還不夠。裏面含有給同齡人的信息,但是寫的太難了。”

記者感到了心裏壹震。別說是同齡人,超過四十歲的記者也在讀的時候感到頭痛。因爲實力不夠,文章寫得難懂?沒想到從“孩子”這裏聽到了老年學者們常說的話。而且這個早熟的語氣是什麽?

“中學3年級的時候運營了壹陣博客。因爲那時是思春期,經常上傳了人際關系的苦惱。但是都在壹定的範圍內,使用的詞彙也很少……那時知道了我的傳達能力不足。想寫好文章的欲望成了學習的原動力。”

但是她選擇的學習卻與別人不同。他在高中1年級的時候離開了“存在另壹種拘束”的高中,在2008年進入了研究共同體“suyunomo”。現在她擔任從這個共同體分離出來的“南山江學院”研究員。她說忙著讀書、寫書,沒時間“去想大學入學”。

《根莖…》給他忙碌的5年畫上了壹個重點符號。給了她最大的沖擊、提示方向的書就是《千高原》。吉爾‧德勒茲和費立克斯‧塔利曾說“請把哲學當道具”。作者想利用其人文學概念,尋找面對生活、世界的道路。

“在10幾歲的時候,所有人都擔心未來。但是說,不要用外表決定自己,要懂得日常生活的深層內容。尤其強調‘生活就是寫作’。我認爲寫作就是制造自己生活的過程。對我來說,這個書就是平息不安感,更前進壹步的力量的源泉。”

對這個沈迷于讀書的年輕學者,不應該問她“推薦圖書”是什麽。她回答說米歇爾‧福柯的《性的曆史》用明確的主題給了自己壹個不會改變主體性的信心。尼采和魯迅的文章幫助她不陷入自我貶低或憐憫、司馬遷的《史記》告訴了她如何瞭望時代和人類。 法國曆史學家勒華拉杜裏的《蒙塔尤》和秘魯小說家馬裏奧‧巴爾加斯‧略薩德《世界末日戰爭》也很有趣。到底有沒有更容易壹點的書?

“阿爾貝‧加缪的《外國人》怎麽樣? 小說後面部分的莫爾索的指責讓我非常著迷。‘我對我的人生和即將到來的死亡具有確信。是啊,我只有這個’。苦惱會讓人們懂得,其他人的判斷或基准並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人類不是壹個固定體的名稱,而是壹個旅程。”

記者輸給她了。記者也讀過這個書,但是我倆讀的是同壹本書嗎?記者有點不好意思了。要重新讀壹遍《根莖…》了。這個“可怕的孩子”會發展到什麽程度?記者充滿了期待。只是,年輕的學徒啊,不要走的太快,太快反而會容易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