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軍人和炮彈酒

Posted June. 12, 2013 03:57   

한국어

“軍人就要喝炮彈酒,我們喝壹杯吧。”

2000年9月末,在濟州島召開的首次南北國防長官會談前壹天餐會場。國防部長官趙成台等韓方代表團向人民武力部長金日哲等朝方代表團提議“炮彈酒對決”。之前他們每人已經交換喝了將近30杯的河博酒(濟州島的特産酒)。對此朝方代表團好像是意識到了第二天的會談,說“不要喝炮彈酒吧”表示拒絕提議,因此雙方的炮彈酒勝負告吹。

啤酒裏參洋酒或燒酒的炮彈酒成爲軍飲酒文化象征的小插曲不僅如此。在韓國現代史上,軍人和炮彈酒有著不可分割的姻緣。首先,在軍人第壹次向韓國社會傳播炮彈酒已是定論。網站裏也介紹說1960,70年代從美國留學回來的軍人最初引進了炮彈酒。

據說此後的1980年代初,初次接觸政治的軍隊人士們與政治圈和法律界、言論界人士們的舉辦酒席,從此“炮彈酒文化”擴散到了社會各界。還有分析說,當時的5共天兵部勢力爲創造並維持政權而同民間人結爲“同伴關系”,才使用了炮彈酒。

實際幾年前在軍隊內部裏,炮彈酒文化是主流。包括軍隊首腦部的壹線指揮官們主持的會餐席位上,炮彈酒以“忠誠酒”,“團結酒”的名義能過好幾個巡杯。

把上命下服視爲生命的軍隊組織當中,上級遞給的炮彈酒已不是測量個人的酒量,而是不可違抗的“酒令”也是能感覺到“我們是壹體”的壹體感的“妙藥”。並且,“能喝酒爲勇將,不會喝爲懦夫”的有點偏激而寬容的軍隊飲酒文化,讓炮彈酒在軍隊迎來了全盛期。軍隊繳納的洋酒可以收到免稅的優惠,比壹般店賣的便宜很多,而且沒有假酒,還有壹句說幫助了軍內部炮彈酒的擴散的笑話。

炮彈酒還是權力的象征。曆代證券當中,榮登政府高層職位和權力機關的首長或登上下馬評人士們的個人簡曆上,炮彈酒的酒量介紹已成爲常客化。能喝掉數十杯炮彈酒的具有鬥酒不辭能力的人士,被評價爲擁有于此相當的豪裝而大度的人物。另外壹角還出現了“炮彈酒禮贊論”,因爲炮彈酒不論階級高低可以公平飲用,而且有著可以幫助提早結束會餐時間的肯定性側面。

相反,炮彈酒的弊端引起國民性關注的也源于軍隊的緣分。1986年3月,國會國防委員會議員們和軍隊高層將軍們在會餐席位裏交換炮彈酒時發生了口角,最終發生了在醉酒之下拳打腳踢的“國會國防委會餐事件”。促發“金徽章”和“星”之間發生稀世亂鬥劇的炮彈酒在當年末今年的詞語。

平民政權出台後炮彈酒被打了壹身的寒霜。大規模地展開了斷絕軍事文化殘渣物炮彈酒的運動,軍隊也打起了建立健全飲酒文化的理念,也展開了‘驅逐炮彈酒的運動’。

但是炮彈酒迄今爲止反複著進化而壹直維持著命脈。最近燒酒裏參啤酒的“燒炮酒”在大衆飲酒文化裏呈占有壹席的趨勢。在去年的食品醫藥品安全廳調差結果顯示,20多歲比30~50歲年齡段更喜歡啤酒裏參洋酒或高咖啡因能量飲料的炮彈酒。

暴飲最終大部分都會聯系到事件事故。上個月在陸軍士官學校裏發生的校內性侵事件的原因,也是過渡的炮彈酒會餐。另外壹角還傳,陸校因反映社會趨勢的理由,接連放寬生徒的飲酒規定而自找禍端的批判。實際從2001年起,在學校校長和生徒隊長的許可下,聖徒們可以飲少量的酒,2003年飲酒承認權者調整下降爲訓育館和指導教授、家長。

軍當局發表言辭,實踐調查結果爲,在校內發生了過度的飲酒行爲,但教授們未能領悟到其深刻性爲疏忽了對生徒保護措施的時候管理。與此同時,陸軍宣稱要准備強化生徒飲酒規定的對策。衆人關注軍隊是否因此次事態爲契機,結束與炮彈酒的不美好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