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我見到的高句麗

Posted June. 04, 2013 05:11   

한국어

雖然已經去過幾次,但是上個月再次訪問“高句麗”是因為有特別的原因。因為中國2012年報道說,在吉林省集安市西邊的麻線河河畔發現了與廣開土大方石碑不同的“集安高句麗石碑”。我想看看這個石碑。

集安一帶是高句麗的第二個都城“國內城”遺址。集安是被從白頭山延伸出來的山嶺重重圍住、裏面是盆地的廣闊城市。像漢江或清溪川一樣,有鴨綠江流過。第一個城址是屬於遼寧省的桓仁市一帶,是忽本城。在名為五女山的險峻的山上建立了都城。其中的達到200米的陡峭懸崖中還有個很難攻略的名為“天池”的池塘,有利於長期抗戰。從下面往上看,神靈般的雄偉姿態不禁令人感概。雛牟王將此定為首都,將解慕漱推崇為天帝,自稱是天孫。先觀看忽本城後去了國內城。兩地是4小時的車程。

集安市附近的麻線河地區是有超過1000個高句麗古墳密集的地方,是世界最大規模的古墳園區之一。遺址中“千秋塚”和“西大墓”被登記在世界文化遺產上,著名的廣開土石碑、將軍塚、廣開土大王陵也都在這裏。廣開土大王陵是半徑達到60多米的墓冢上建造神殿的雄偉建築物,將軍塚用穩健的姿態坐落在險峻的山與鴨綠江之間。在這一地區發現的石碑很有可能是高句麗石碑。

中國發現石碑後立即組建研究組,開始了研究,過了幾個月後發表了調查結果。石碑高170米、前面刻有218字、目前為止已經解讀了150多字。這是沒法與廣開土大王石碑相比較的小型石碑。石碑的石材與建造將軍塚的石材一樣,制作時期很有可能是廣開土大王時期或是長壽王時期。

發表後中國開放了竣工幾年卻一直以來沒有開放的新博物館,展示了該石碑,稱是實物。我抵達了新博物館。托管手機和相機後才能入場,入場後一看,石碑放在比本身大得多的玻璃箱子裏。石碑比想象的小,而且因為距離3米以上,很難用肉眼確認字跡。說這是傳統的中國樣式,從石碑中感到了爵位和驕傲,而不是高句麗的樸素和氣度。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但是因為“只能公開,禁止接近”,很難進行驗證。想到了東北工程的陰影。

高句麗是非常特別、非常“大”的國家。領土廣闊、利用騎馬軍團和水軍,非常能打仗、人們的氣質與身體都非常健康。數百年來在中國中原爭霸,謳歌了最強國家的存在感。高句麗具有自由意誌和氣象、通天神氣的審美意識,還在武器制作和山城建造上具有卓越的科學技術。還具備了與東亞世界的所有宗族進行交流、共存的包容能力和統帥能力。我們的DNA中有這樣的高句麗之魂,血液中有這樣的雄大氣象。

在有關高句麗的記錄缺乏的情況下,“集安信高句麗石碑”能成為貴重的資料,但是其發現、解釋、研究等都由中國進行。“東北亞歷史財團”等學術界有必要在多種領域中更積極地進行韓中聯合研究。我們已經長久以來被困在殖民歷史觀“半島歷史觀”中,大學入學考試中也已經很久沒有考歷史。歷史不是過去,是現在,能提供發展未來的模型。我們要學習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