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點評] 以色列軍的能力

Posted November. 21, 2012 08:48   

한국어

1967年6月5日,36萬阿拉伯軍隊與7萬以色列軍對抗的戰爭6月10日以以色列的勝利告終。這就是所謂的“六日戰爭”。波蘭記者雷尚德寫出一針見血的評論說:“整個以色列國民參與戰爭,可阿拉伯只有軍人參戰。”以色列國家的國民都跑向前線,可阿拉伯參戰國中,也有不少人戰後也不知有過戰勝。上周開始以色列猛攻加沙地帶,對此阿拉伯國家積極出面仲裁。

▷“六日戰爭”時,以色列軍的人均戰費是阿拉伯士兵的三倍。在訓練、戰鬥力、裝備上無法相提並論。美國紐約大學教授解釋道,這是民主主義與獨裁的差異。民主國家為了最少花士兵們迎來的危險不惜注資,可獨裁國家卻認為這是一種財源浪費。去年,以色列為了救出被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綁架的一位士兵,用1027名人質交換。由此可見,難以衡量以色列軍的生命價值。

▷在以色列,會對除阿拉伯人和正統猶太教民以外的18歲男女賦予兵役義務。這個國家的孩子們受到的教育史,不管在家還是在學校要主張自己的意見。由於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成為軍人,因此軍隊文化也很特別。資質與能力要勝過階級,並且向初級軍官和擁有現場經驗的士兵賦予權力。如果不满意指挥官也可以公開提議。另外士兵们还可以用投票赶出无能的军官。因為士兵之間的不信任直接關係到作戰失敗。

▷以色列的“Ivy League”不是大学,而是像Talpiot或8200部队一样的精英部队。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Talpiot選出優越的人才,並開展與尖端技術相結合的作戰計畫。精英部隊的退伍士兵以在軍隊積累的技術與人脈創立了數千個風險企業。在全國證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系統協會(NASDAQ)上市企業中,以色列公司超越整個歐洲公司。描述以色列經濟增長秘訣的作品《創業國家》的作家Saul Singer表示:“以色列軍,尤其空軍步兵隊情報部隊發揮企業孵化器角色並不是偶然的結果。”

李衡三評論委員:hans@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