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92%的垃圾再生產為燃料…整個城市就是“再迴圈發電所”

92%的垃圾再生產為燃料…整個城市就是“再迴圈發電所”

Posted June. 24, 2008 03:13   

한국어

▽日本首次亮相的生物質能(biomass)燃料設施

在新千歲機場通往首腦會談舉辦地洞爺湖的途中能發現白老村。有1萬4000名居住的此村首次開始了把大部分生活垃圾再迴圈為資源的實驗。

從1月開始試運行了在235度、30氣壓下, 對可燃垃圾進行高溫、高壓處理, 最後再迴圈成煤炭般火力十足的燃料的設施。

在試運行再迴圈設施的工廠, 一袋袋垃圾高溫、高壓後瞬間成了黑色的粉末。這些粉末進入第二階段,與其他材料或塑膠瓶混合後成了木棍形狀的燃料。一位工作者表示, 垃圾回收場的最大問題戴奧辛也難不倒這台設施。

這所工廠從明年4月開始正常運營。整個系統完善後整個村子的92%垃圾將再迴圈為燃料。而且燃料將銷售給此村子的日本制紙工廠。

至今燒毀垃圾的白老村而言, 不僅減少了燒毀的費用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 還用燃料銷售獲取了利潤, 真可以說是一箭三雕。

此設施由北海道島和民間企業共同開發, 整個開發費用達14億日元, 其中日本政府支持了一般的費用。

▽洞爺湖町溫泉村的熱泵(heat pump)系統

洞爺湖町地區雖然有57個溫泉旅館, 卻只有唯一一個溫泉水源。此地區火山活動頻率高, 因此溫泉也會隨之移動, 而且溫泉水的溫度也常常變化。他們最終決定用一個火爐來燒水並供給了所有溫泉。

今年2月開始, 洞爺湖町村以利用協同組合為中心從溫泉廢水中回收了熱能量並再利用為燒溫泉水的能源, 這就是說所謂的“熱泵系統”。而且還中斷了至今使用的所有重油火爐。結果每年能減少約300千升的原油。

3年前企劃此專案時, 光說明概念就花費了很大的力氣。進行項目的田鍋敏也先生說:“其實剛開始沒有預料原油的上漲, 不過看到最近不斷上漲的石油價格讓我們感到欣慰”。

因為機器購買, 各旅館的資金負擔沒有減少, 不過也沒有增加。而且能源節約率達到29。7%, 二氧化碳排出量減少了一半。

▽迎接“原子力復興”的日本制鋼

製作全世界80%原子爐主要零件的日本室蘭制鋼所設立於1907年, 是傳承以久的老鋪。

20世紀前期, 它是民間最大的武器製造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利用原有的技術製作出了第一號日本產飛機發動機並向世界展現了他們公司的技術力量。尤其能用高壓板直接製造出600噸雛型塊鋼鐵的技術是世界第一。

他們預測到世界的“原子力發展復興”, 因此已經著手加強了對設備的投資。目的就是在日後兩年其間增強30∼50%設備能力。相關零件的重量也不斷增加, 因此他們計畫要把雛型的大小增加到650噸。與此同時, 最近在風力發電機或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和環境相關領域, 日本制鋼也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人力。

▽傾向環境國際媒體中心

將要成為G8首腦會談主會議場的“洞爺湖溫莎飯店(The Windsor Hotel Toya)”附近留壽都村剛建設了容納4000餘名的國際媒體中心, 7月初本國際媒體中心即將開業。

媒體中心的設計非常獨特。為了利用雪多的北海道天氣, 建築物底下儲藏了7000噸的雪。會議期間會利用這些雪來代替空氣調節器。而融化的雪在衛生間使用。

為了盡可能活用能源, 不但設置太陽光發電壁板進行發電, 還會通過天頂進行自然照明和換氣。完全綠化建築物牆壁, 從而強調與大自然的協調。



徐永娥 sy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