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论] 實現“醫療立國”

Posted May. 21, 2008 07:29   

한국어

2月,阿爾及利亞和菲律賓醫療觀光團在大邱醫院接受整形手術後滿意地回了國。當地言論廣泛報導了他們的試術體驗,從而提高了韓國醫療強國的形象。接著3月到5月,中國、英國、羅馬尼亞醫療觀光團來到了大邱。他們不僅在醫療費用方面,還在觀光和購物方面花費了不少錢。前日,釜山發表了海洋、文化、生態體驗、國際會議、購物等“6大觀光名品”時,也把醫療歸納在內。這是在醫院密集的海雲台區和釜山鎮區等地運營醫療服務特化地區的計畫。

在高齡化社會,保健醫療服務就是成長產業,世界化時代,觀光就是成長產業,而他們的結合就是醫療觀光產業。藝術高超的我國醫生在外科、牙科診斷檢查領域可是名列前茅。因為醫療產業的價格統治政策,醫療費用也非常便宜。這表示韓國具有充分的醫療觀光強國潛力。韓國觀光公司近日在俄羅斯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0%人想到韓國參與醫療觀光。

醫療觀光不僅能誘因觀光客,還可以提高醫院的收益,可以說是一箭雙雕。李明博總統表示要把醫療產業視為新成長動力也是因為如此。儘管如此,積極前進的也只有民間醫院和大邱、釜山等地方團體。而且需要構築醫療觀光基礎去除限制的中央政府和國會卻成了絆腳石。

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家利用醫療觀光來準備著經濟跳躍發展。泰國利用賓館級服務和設施齊全的醫院和留學派醫生,在加上豐富的觀光資源去年一年就招來了150萬名患者。歐洲方面,匈牙利和波蘭,中東方面,黎巴嫩和迪拜就是醫療觀光的軸心。匈牙利的“牙科觀光”赫赫有名,西歐和美國患者都會去那裏。匈牙利的牙科觀光對匈牙利服務赤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國的醫療水準和價格競爭力雖然很到,但醫療觀光卻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去年,645萬名外國觀光客中只有2萬醫療觀光客。行銷不足、語言溝通、醫療事故相關規定、患者等同伴者簽證發放等是醫療觀光產業不振的原因,不過最大的阻礙還是政府的醫療法。政府和國會要去除醫療觀光的法律障礙物並協助觀光產業成為新成長產業。實現“醫療立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