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只用刀槍遠遠不夠,還要向對手學習

Posted December. 22, 2007 05:41   

한국어

只不過相當於邊境小國的英國進入16世紀時,突然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呢?在眾多的非洲和亞洲的國家敗北在西方列強手中的時候,日本又是怎麼獨立崛起,征服了中國和俄羅斯而成為了世界強國的呢?

這本書是從這種提問開始的。身為美國軍事外交專家的作者津津有味的從戰爭中找出了答案。即增加軍事力發動戰爭後,再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來躋身到強國的行列。

這種話其實誰都能說,但作者進一步探索了怎麼從這個戰爭中取得勝利。這一點既新穎又饒有趣味。這本書的副標題為《戰爭構造的新世界》

他縱觀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和英國海軍的戰鬥、1803年英國印度和Maratha confederacy的Assaye戰鬥、1905年俄羅斯和日本對戰的Tsushima戰鬥、1941年日本珍珠港空襲、1945美國東京空襲、1991年阿富汗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等16世紀以後的500年戰爭史,找出了勝戰的原因。

作者這樣分析20世紀初日本的勝戰因素。其原因是由於日本不僅接受了戰爭中相對國家的軍事武器,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和文化。

這句話意味深長。即要在軍事戰爭中取得勝利,就得先具備社會基礎和人力資源,而不是武器或戰爭技術等軍事力。這表明了戰爭並不只是刀槍之間的戰鬥,強力的軍事力也並不能保障勝利。俄羅斯在阿富汗、美國在越南免不了苦戰也能從這裏找出原因。作家分析說應該隨著時代和場所、物件來轉變戰略,但他們沒能做到這一點。即及時擁有強大的軍事力,如果沒有範式的變化、自我革新的話就不能取得勝利。通過無數的戰爭實例來引導這種結論,這增添了書的趣味。國家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這本書讓我們思考很多東西。



李光杓 kpl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