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國已進入名牌時代,低價商品行不通

Posted October. 31, 2007 19:14   

한국어

國內密封容器生產企業樂扣樂扣中國1號店座落於“中國明洞”上海海淮海路中心地帶。每年租金就達到3億6000韓元。可能會認為這個投資不值。但是樂扣樂扣推行了通過名牌效應在短期內佔領中國市場的戰略。並推行了大型廣告。結果是成功的。樂扣樂扣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量達到400億韓元。1號店的年銷售量也超過12億韓元。樂扣樂扣營業部長武鶴振說出了目標:“在確定名牌形像後,也將推出其他生活用品。”

在中國成功的企業有多個種類。這說明不是特別的種類才能成功。但是成功企業的銷售理念都是一樣的。就是名牌銷售。如果想要進行名牌銷售就要有能在世界市場承受住考驗的品質和瞭解擁有多種收入水準消費者以及地區差距明顯的中國市場。

大連韓國人協會會長李世鉉表示:“認為能以韓國低價產品在中國成功的企業都以失敗告終。”

○確定名牌形像是成功的關鍵

上海各主要百貨商店都有名為“安德露(under look)”的內衣品牌專櫃。中國的消費者都認為這是從韓國進口的最高級品牌。但是實際上安德露是只有中國才有的品牌。

這個品牌是韓國人林永哲社長的作品。1994年到中國經營服裝加工業的他認識到生產低價產品在中國是行不通的。從1999開始他自行開發了高價品牌攻佔中國市場。畢業于弘益大學的學歷和在服裝公司工作過的經驗成為他最大的財富。

林社長認為:“面向上海富有人群的名牌產品現每年銷售額達到了85億韓元。如果在上海確定名牌形像就可以成長為中國國民品牌。”

皮鞋企業愛看特中國法人代表總長李鶴振社長也以設計與品牌在中國取得成功。李社長在從韓國進口的名為“美麗”的品牌,與在太倉工廠生產的名為“立斯”的品牌在中國25家主要百貨公司每年賣出20億韓元。兩個品牌都是在韓國設計的,所以與中國產品有著明顯區別。

○要成為可以趕上市場變化的變色龍

在中國天津經營美容刷和人造指甲工廠的SG韓國社長鄭治煥在韓國人社會被稱為“變色龍”。

鄭社長在1992年進軍中國市場初期開辦了美容刷工廠。但是看到美容刷的發展有限,他在1997年開始了鞋類生易。認識到勞動密集型的鞋類產業將會飽和的他,在2001年買了台電子彈射機開始了紫外線塗漆產業。紫外線塗漆是用電子彈射器在手機或耳機表面無痕處理的技術,在多個方面被使用。

鄭社長沒有露掉這一點。他知道用電子彈射器可以處理人造指甲表面,開始進軍在美國等先進國人氣很高的人造指甲產業。現在每年輸出美國的金額達到1000萬美元。他說:“中國是高速發展的國家,所以只有不斷改變才能不被淘汰。而改變的技巧在於對世界經濟潮流與對中國的深刻認識。”

半導體公司京成半導體,雖然做為三星電子的聯合企業於2002年來到蘇州,但是現在美國和日本的半導體體業占90%的交易量。

最近開發成功用在光滑鼠和音響的半導體,從明年開始將向周邊大企業交貨。鄭永哲社長忠告:“如果只依靠韓國大企業,將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要將客戶多樣化,還要不斷研究能否進軍其他附加價值的業務種類。”

○需要中國無法模仿的技巧

在中國生產輸出的韓國企業中,在中國勞動力費用上升等各種不利情況下也具有竟爭力的公司不在少數。

1999年在中國大連建立工廠的企業高爾特擁有中高價品牌“高爾特”和高價品牌“派克吾德”。因為研究開發(R&D)中心在韓國,所以也不必擔心技術外泄。

法人代表金東錫表示:“來大連不僅是因為勞動力價格低,更大的原因是這裏降雨量少低濕度的地理特點。只要有世界第一的竟爭力,不管進軍哪個國家都不會有太大困難。”

因在中國企業發展而進軍青島的800多家韓國飾品企業陷入了危機。但是霞人飾品,索羅比等流行飾品企業還是具有強大竟爭力。因為中國設計不具有竟爭力。

索羅斯社長允東漢自信地表示:“以文化上的經驗為主的設計能力,中國在短期內是無法超過我們的。”



李炳奇 宋真洽 eye@donga.com jinhup@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