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名牌新城市

Posted June. 04, 2007 06:16   

한국어

名牌手袋、名牌手機、名牌女性存摺……現在是只要加上“名牌”一詞就能吸引消費者目光的時代。據說,1日在京畿道驪州郡開業的名牌專賣店吸引了5萬多人,進入商店就需要一個小時。這種現象表明人們對特定品牌的過分“忠實”,以及目前急切需求名牌的消費者的“好食欲”。消費物件也擴大到男性和10∼20多歲階層。業界正忙於推行貴族市場和名牌市場戰略。

▷生活的住宅也不能沒有名牌。由於對高級住宅的需求激增,不受銷售價格限制的低於20戶的高級連棟房屋、休閒用第二住宅等備受人們的關注。但是,高級住宅人氣鼎盛的首爾江南地區的重建建築目前還處於寒冬季節。政府低估供給能力稱:“江南重建建築只能供給1.2萬套住宅。”而業界則譴責說:“只要提高容積率就能增加供給量,但政府卻頑固不化。”

▷京畿道知事金文洙提出的“名牌新城市”和消費者所想的名牌存在一定的差異。京畿道提出“美麗城市、風景多姿多彩的城市、尖端知識基礎城市、學校和地區相連的城市”等,接近於“無污染自足城市”。金文洙的計劃是“每年推進一個名牌新城市”。但這個計劃何時能發光還是未知數。因爲,建設交通部公佈京畿道華城市東灘2新城市以後,在現政府任期內將不再推進新城市。

▷現政府提倡“地區均衡發展”,制定計劃的大規模新城市、革新城市、企業城市、行政城市共有27個,規模達1.085億坪。盧武鉉總統將此作爲自吹自擂的素材,但大部分都需要下任政府來收拾爛攤子。部分候選地區雖然掩蓋了矛盾,但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在推進新城市時,由於助長了投機氣焰,所以有些地方在被公佈爲新城市候選地的幾個月後,政府就改變了主意,留下一片廢墟。拒絕提供符合國民需求的高質量住宅和開發名牌城市,一味追求需求限制規定的控制房價和“表面均衡發展”戰略的後遺症已經出現。

評論員 洪權憙konih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