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通過賽我網可以瞭解國民性

Posted October. 12, 2006 07:08   

한국어

30多歲的日本主婦以筆名“瑪裏琳(音)”打開了SK通信公司經營的賽我網迷你小窩(cyworld.jp/mariryn)。

她在網路空間公開自己的日常生活,但爲了保護隱私沒有公開真名。

另外,她很注重肖像權,她把照片中朋友的臉部都進行馬賽克處理後才上穿到網路上。如果有人想轉載朋友的照片,事先必須爭取朋友的許可。

中國大學生戴司同(23歲)有空就登錄自己的賽我網迷你小窩(cyworld.com.cn/dis)用滑鼠畫畫。戴司同認爲比起寫字,自己親自畫的畫可以更好的表現出自身特點。在中國迷你小窩上“自拍”照片特別多。

從2001年開始,擁有國內外2200萬會員的賽我網成爲了表現自我的個人MEDIA,也成爲在線網路上結識朋友的社會性網路服務。

去年從中國市場爲起點,今年在日本和美國也開始進行全球服務的賽我網上顯現出各國互不相同的國民性。

○沒有國境的網路世界上也有國民性

據SK通信公司稱,韓國人在脫機狀態下初步相識後,還會在線網路上進行聊天。

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韓國的“一寸關係(在賽我網上緊密通資訊的人)”很靈活。像“我今天中午和誰吃飯,都吃了什麽”等方式向家人和朋友介紹自己現況的現象很多。

大膽表現自我的中國人對個人隱私意識顯得便低。在中國,96%的賽我網用戶都是10~20歲年齡段的年輕一代。他們主要喜歡和陌生人聊一聊社會焦點或討論演藝人。

日本人很忌諱公開私生活,但是卻很積極表現自己興趣和關心熱點。日本人很少轉載別人寫的文章,只是公開在旅遊勝地拍攝的照片等自身文化資訊。

SK通信公司總經理劉弦吳(音)說:“在日本迷你小窩芳名錄中絕大部分是對未來的祈禱和讚揚。日本人嚴格區分“本意”和“表面”,這兩種趨向也在網路上反映出來。”

○各國形成在線人際關係方式都各不一樣

如果說在韓國有賽我網,那美國有《個人空間網》(myspace.com)、日本有《mixi網》(mixi.jp)、中國有《QQ空間網》(qzone.qq.com)等。

《個人空間網》中連用戶學歷、年薪等資料都詳細公開,這讓我們聯想起仲介網站。原先不認識的男女通過該網站走到一起的事例也很多。

最近,派遣到美國制藥公司韓國分公司的詹姆斯-鄧肯(35歲)說:“好像美國人在網路上比起管理已有的人際關係,更多的是結識新朋友的欲望。”

2004年開始進行服務的日本《mixi網》從去年開始會員人數急劇增加,到目前爲止已有570萬會員。

《mixi網》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現有會員的邀請才能加入的封閉性。再加上,免費會員連照片都上傳不了等劃分意識很明顯。

去年開始經營的中國《QQ空間網》回帖文化很發達,非常熱鬧。“和誰都合得來”的開放意識很強,因此乾脆沒有像韓國賽我網的主要概念的“一寸”關係。

LG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沈佳(中國)說:“網路空間也有明顯的國家特色,因此想進軍海外市場,韓國資訊技術(IT)人員要努力開發適合當地要求的産品。”



金栽瑩 mikemoon@donga.com jay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