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國民養老金制度的最大盲點爲“財政不安”和制度之外的“死角”。
參與國會養老金改革特別委員會的在野黨方面堅守,若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不可能真正實現養老金改革的方針。
死角問題確實非常嚴重。每3名國民養老金投保物件中,就有1人未投保。特別是除依靠工資生活的人之外,每2名地區投保物件中,1人就處在國民養老金制度之外。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低收入階層。
按照國民養老金管理公團的說明,現行國民養老金制度是“雖然少但是現在繳納,以後就會領取更多”的福利結構。誠然,眼前的生計都困難的貧困階層連未來的福利都在失去。
順天鄉大學教授金龍夏(金融保險學)指出:“未加入國民養老金的大部分人都是到老年必須需要養老金的潛在貧困階層。如果排除他們,再分配收入、社會保障的國民養老金制度的基本宗旨就會失去意義。”
○非正規職人群投保率在36%左右
在建設工地臨時工作的金泰哲(假名、38歲、京畿道高陽市)每天的收入是3萬~6萬韓元,一個月收入在100萬韓元左右。這種收入還達不到4人家庭最低生活費117.422萬韓元。而且收入還因爲不同季節而變化,所以養活家庭非常不容易。
如果按照現行制度,金泰哲加入國民養老金,每月就要繳納8.1萬韓元左右爲國民養老金保險金。
金泰哲感到荒謬地說:“政府宣傳說,現在如期繳納,以後會領取現在繳納金額的4、5倍,但是依靠現在的收入連養活4口之家都困難,哪里還有錢繳納8萬韓元。”
就像這個情況一樣,對於困難的人來說,國民養老金等於是“畫中的餅”而已。
據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稱,按照2003年12月標準,國民養老金投保物件數量達到1688萬名。但是其中投保國民養老金的人數爲1112萬多名,占65.8%。其餘576萬名(34.1%)到老年不能領取任何養老金。
個體戶和非正規職工人大部分都不關心國民養老金。
在釜山經營鐵工所的朴世元(假名、39歲)雇用了6名員工。其中,加入國民養老金等4大保險的員工只有1人。
他說:“員工們都不想加入國民養老金。”因爲他們的月工資是120萬韓元左右,每月繳納10.89萬韓元左右的國民養老金保險金是不小的負擔。
樸世元說:“我跟他們說公司承擔一部分費用,他們就要求把公司承擔的費用也加到工資裏。”
關鍵問題是這些零碎個體戶、臨時工人、派遣和勞務工人屬於到老年很容易跌入貧困階層的普通百姓階層。
548萬名非正規工人中,國民養老金投保人僅僅是200萬名左右,投保率僅是36%左右。
人數不滿5名的零碎企業非正規職工人的狀況更加嚴重。他們之中只有7.8%投保國民養老金,老年生活根本沒有保障。
國民養老金管理公團有關人士吐露說:“讓眼前根本無法繳納保險費的人肩負繳納保險費的義務,並跟他們說保障30~40年後老年生活,這根本就是前後矛盾。”
○死角是現實問題
死角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據韓國開發研究院(KDI)稱,2005年爲止,60歲以上高齡人口中,沒有領取國民養老金的比例爲78%。分析認爲,每10名老人中8人處於死角地區,如果維持現行制度,即使在40~50年之後,每3名老人還是有1人會處在國民養老金制度保護之外。
國民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趙俊行(音)稱:“如果把國民養老金領取費用計算爲利率,就比定期儲蓄利率高出兩倍左右,但是因爲沒有有效地宣傳這一點,所以好像不願投保的情況較多。”
很多人都指出,收入僅僅是最低生活費程度,確實無法繳納保險金的貧困階層應該採取對策。在野黨主張的基礎養老金制度和保健福利部長官柳時敏提出的孝敬養老金也是其中之一。
福利經濟研究院院長鄭敬培稱:“可以積極考慮引進即使沒有繳納一分錢保險金,也支付最低限度養老金的‘最低養老金制度’。”
○發達國家沒有死角
很早就引進類似于韓國國民養老金的老年養老金制度的發達國家幾乎不存在死角問題。
因爲大部分都採取了保障最低限度老年生活的基礎養老金制度。不管是像瑞典一樣,徵收稅金給老年人分發養老金,還是像英國一樣以保險費方式運營基礎養老金制度,其基本宗旨都相同。
國內關於國民養老金的大部分學者都認爲,從長期角度分析,韓國也只能引進基礎養老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