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逃北青少年現狀:無法適應韓國社會

Posted January. 31, 2006 03:01   

한국어

去年3月被編入首爾市某初中2年級的金慧景(化名,18歲)收到了班主任的無理指示。

將金慧景叫到辦公室的班主任交給金慧景一捆A4紙後要求道:“陳述在北韓經歷過的事情和逃北過程中碰到的事情。”

2004年進入韓國後在單間生活的十天時間裏接受了數次來自政府聯合調查機關的入境原委調查,因此提起“陳述”就會戰慄的金慧景未能寫滿一張紙就帶著哭腔離開了辦公室。

最終於去年9月自動退學的金慧景表示:“在韓國一生都不能摘下劣等生的帽子。非常後悔來到了韓國。”

▽ 離開學校的逃北青少年們=根據統一部的資料顯示,截止2005年,將年齡範圍放大的情況下逃北青少年(6~24歲)共有1887人。1999年逃北青少年僅爲33人,2004年增長到了531人,根據統計去年爲368人。

但是,其中應該就讀初高中的逃北青少年有987人,截止去年8月份在校就讀的學生僅爲432人,占43.7%。特別是2001~2005年8月,逃北青少年中有14.1%的中學生和15.2%的高中生中途退學。2004年韓國初高中學生總退學率爲0.7%和1.3%,與此相比分別達到了20倍和11倍。

相關逃北團體推定,社會對逃北青少年的偏見是令他們無法適應而退學的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人權委員會最近對500名新居民(逃北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48%是“隱瞞新居民的身分在學校上學”,20%是“因爲是新居民所以在學校被孤立”。

▽ 不管不顧的政府,孤立無助的逃北青少年們=問題在於因爲上述原因被迫退學的逃北青少年中很大一部分因依賴酒精或遊戲而出現了自閉症或憂鬱症情況。

2001年來到韓國的金英吉(化名,22歲)最近兩年一直重復在網吧不吃不喝玩3天在線網路遊戲後回家連續睡3天的生活。

金英吉憑藉“逃北青少年特例入學”走進了大學,但是無法適應學校生活而多次休學,目前已經處在了放棄學業的狀態。

但是統一部Hana園“一二學校”(音)對逃北青少年進行3個月的社會適應教育就是全部。他們在一二學校接受的韓國社會理解、前途指導交流等基本教育根本不能適應在學校的生活。但是政府依然只是將責任交給了一線學校或民間團體。

教育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在全國194所初高中就讀中的逃北青少年有432人,一所學校只有2、3人。很難僅針對這一小部分人制定政策。”

對此,青少年開發院研究委員吉殷培指出:“事實上相當於沒有針對無法適應韓國社會而彷徨的逃北青少年的對策。如果政府不出面對逃北青少年的現況進行調查並推出多種讓其適應社會的對策,那麽很可能惡化成嚴重的社會矛盾。”



文炳基 尹完準 weappon@donga.com zeit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