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宰桐與庫爾德,重建與治安相輔相成

Posted October. 11, 2004 23:15   

한국어

庫爾德族有一句諺語:“庫爾德人唯一的朋友是山。”

該諺語的來歷有一段辛酸的歷史。庫爾德人在4000多年前就開始生活在伊拉克、土耳其、伊朗、前蘇聯南部等地區,但一直飽受不能獨立的痛苦。雖然有3000萬人口,並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但始終沒能建立獨立國家。雖然有過幾次機會,但都被人利用,沒能實現願望。所以諺語的意思是,他們不相信任何一個國家。

庫爾德民族黨(KDP)主席穆薩德·巴爾紮尼在接見宰桐部隊副隊長黃義敦時表示,現在庫爾德人的朋友將換成“山和韓國”。

兩個民族在數千年以來從沒有過交往。由韓國派兵而偶然開始交往的兩個民族,會被後代記錄爲什麽樣的因緣呢?

▽不一致的兩者利害關係:從目前情況來看,由於韓國和庫爾德之間有著互補的目標,從而很可能製造良好的因緣。首先,宰桐部隊沒有把重點放在戰鬥與維持治安方面,而是放在了展開重建和平活動方面。庫爾德人期待由本族的民兵隊維持治安,外國軍隊(韓國軍隊)只要在經濟上給予支援即可。

穆薩德的侄子、自治政府總理巴爾紮尼(Necirvan Barzan)10日在接受韓國記者的採訪時堅決表示:“雖然伊拉克過渡政府唆使民兵隊解體,但我們決不能接受。”庫爾德的生活水平相當於韓國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水平,因此希望得到韓國的經濟援助和學習韓國的經驗。

爲此,庫爾德保障宰桐部隊和滯留在當地的韓國民間人士的安全,爲韓國軍隊專注于展開重建經濟活動創造環境。

▽也有稱爲惡緣的可能性:如果兩者中的一方追求單方面的利益或伊拉克與國際局勢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因緣很可能變成惡緣。

如果庫爾德民族爲追求獨立而製造其他民族和鄰接國家之間的矛盾,很難實現與韓國之間的互補目標,因爲韓國考慮的是與整個阿拉伯地區之間的關係。

韓國的經濟援助應該符合庫爾德人希望,並形成於對他們的深刻理解之上。伊拉克南部城市薩馬瓦居民們對日本部隊報了很大的希望,但自衛隊沒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因此,薩馬瓦居民對日軍産生了反感。這種事例隨處可見。如果對經濟援助上給予過多的期待感,或不能理解庫爾德內部的經濟狀況和文化,很可能引起副作用。



ey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