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轉移個人高額財産的“非法轉賬”泛濫

Posted August. 24, 2004 21:30   

한국어

今年5月份由於進行非法外匯交易被漢城海關揭發的P某,在韓國和澳大利亞設立賬戶並在3年之內通過25000多次交易將相當於1300億韓元的外匯以“非法轉賬”的方式進行處理,終於落入法網。

進入今年以來,截止7月末利用“非法轉賬”方式進行的非法外匯交易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多出10倍以上。

“非法轉賬”是指不經由外幣交易銀行(簡稱外幣銀行)進行的非法外匯交易。如果通過外幣銀行向國外匯出1萬美元(約1200萬韓元)以上,將自動通報于國稅廳,並得到稅務當局的監控。

對此,有關當局分析,很多人是爲了將個人高額財産轉到國外或爲了洗黑錢不顧高於正常銀行交易的手續費以及甘冒受到刑事處罰的危險,利用這種“非法轉賬”手段轉移資産。

通過變相、非法手段流入國外的資金被用於購買房地産或直接消費的事例層出不窮,有人擔憂這造成相當一部分的國富外流的同時,還有可能導致國內費消費的萎縮現象。

據關稅廳24日透露,截止到今年7月末被發現的利用“非法轉賬”進行非法外匯交易件數爲305件,其數額爲1.1241萬億韓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件數和金額分別劇增99%和1027%。

另外,包括“非法轉賬”在內的一切非法外匯交易案件共有1013件,其相當金額爲2.7555萬億韓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29%和153%。

如果以金額爲標準計算,這已超過去年一年的累計金額(2.2039萬億韓元),而且其資金規模僅次於2002年的歷史最高金額(5.2565萬億韓元)。

如果以短期件數爲准,月平均件數是144.7件比去年(109.3件)多出30%以上。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某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負責人稱:“隨著持續採用低利率政策,與國外的利率差距在縮短,而且韓元匯率的變動性也在減小,從而將個人財産轉向海外的人也越來越多。”

韓國經濟研究院研究委員裴祥根分析:“非法轉賬案例的增加是由在國內找不到適當的投資物件以及‘反富人情緒’的高漲等因素所導致。”

但是據分析,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有錢人”的不安心理。金融專家預測,如果這種不安心理持續下去,以各種方式形成的資金流出也將持續不斷。

對此,專家一致認爲,要創造一個可以讓“有錢人”在國內盡情消費的環境。

另據悉,檢察機關和財政經濟部、國稅廳、關稅廳、警方、金融監督院等機構在聯手對非法外匯流出進行調查的同時,還對非法匯款嫌疑人的資金來源展開了調查。

據悉,特別是檢察機關爲了全權負責在釜山等地發生的“非法轉賬”等事件,還組成了包括金融監督院部分職員在內的外匯調查小組,並已投入工作。

金融當局也正在討論爲了儘量減少非法外匯交易而修改有關法令法規的方案。



黃在成 jsonh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