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頂風上的冒牌貨市場

Posted May. 31, 2004 22:04   

한국어

警方根據法務部等政府部門的“知識産權侵害防止綜合對策”把4月底~6月底之間定爲“特別管制時期”。因此,最近製造、銷售冒牌貨的企業被大批查獲。

然而,雖然展開了上述特別管制行動,但冒牌市場依然十分火爆。

△“消費者喜歡虛張聲勢,商人只顧掙錢”:喜歡購買冒牌貨的安某(25歲,女)表示:“雖然希望擁有名牌,但由於太貴,所以買冒牌。”

購買10萬韓元左右的背包的金某(32歲,女)表示:“如果在百貨店購買,至少要花30萬韓元。即使使用冒牌産品,別人也都認爲是真貨,因此,沒有必要花大錢買真貨。”

針對上述消費者生産冒牌産品的是正在因國內市場嚴重不景氣而飽受困難的小型製造企業。

冒牌貨專門製作商李某(47歲)表示:“賣掉好幾件真貨的利潤還不如賣一件冒牌貨。”

製作一般冒牌背包所需費用爲1.5萬~2萬韓元。因爲,使用劣質原料,而且做工速度也快,因此,花不了多少錢。商人們會以真品一半價格來出售冒牌貨。因此,至少會獲取10倍以上的利潤。

由於是不能明目張膽地進行的交易,只可以現金結算。警方有關人士表示:“因違反《商標法》而被警方查獲的製造商們反而理直氣壯地表示‘生意不好做,快要破産了,如果不賣冒牌,怎麽活’。”

△“100億韓元左右是基本”:4月26日~5月29日約一個月期間,警方在全國範圍內以涉嫌違反《商標法》進行管制的共有799件,與2003年1年內的管制件數1910件相比超過了40%。

警方有關人士表示:“今年年初美國把韓國指定爲知識産權優先監視物件國,而且歐盟也有可能在通商方面向韓國施加壓力等,政府的危機感已達到頂點。但是即使在管制期內,冒牌産品的製作和銷售仍不見好轉。”

漢城清涼裏警署金某警司表示:“專門製作冒牌産品的企業僅在1~2年內就可以製作以真品價格爲准的相當於100億韓元價值的産品。韓國與香港一同被稱爲‘冒牌的雙頭馬車’。”

專利廳産業財産保護科事務官崔炳龍表示:“冒牌名牌産品正在泛濫,冒牌市場規模甚至達到了真品市場規模。這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協商時會造成極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