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突然做出的減産決定,國際油價迅速上升。
另外,韓元升值(韓元匯率下降)而相關迹象表明1美元兌1160韓元的匯率有可能被突破,再加上原材料波動,韓國經濟的唯一頂梁柱出口競爭力也正受到威脅。
因此,政府今年提出的5~6%經濟增長率也亮起了紅燈,經濟不景氣有可能會持續的擔憂也逐漸增大。
11日,據財經部和産業資源部透露,10日(當地時間)美國西德克薩斯油(WTI)交易價爲每桶33.87美元,與前一天相比上漲0.91美元,油價即將突破34美元。
另外,中東産的迪拜原油和北海産的布蘭特油價分別爲每桶27.65美元和29.86美元,與前一天相比上漲0.22美元和0.72美元。
國際油價如此上漲的原因並非市場上所預計的10日阿爾及利亞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總會有可能凍結生産限額,而是因爲OPEC總會決定減産,就是每天減少100萬桶(如果包括額外生産量就250萬桶)的生産量。
從海外能源依賴度高的韓國來看,如果國際油價上漲,因成本增加而對出口造成惡劣影響,再加上進口額的增加,對國際收支上造成負擔。
韓元價值也呈現出強勁的上升勢頭。
11日,漢城外匯市場,韓元、美元匯率爲1美元兌1160.60韓元,這與前一天相比下降1.50韓元,連續3天韓元價值持續上升。
隨著油價、韓元價值、原材料價格同時上升的“3高現象”日趨明顯,出口競爭力將迅速惡化。
據韓國銀行透露,去年1~11月平均“純商品交易條件指數”爲89.5,指數下降到了自1988年之後15年來的最低。這意味著出口企業的利潤狀況出現了相應的惡化。
韓國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委員許贊國擔憂道:“投資萎縮、增長潛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因油價上漲等甚至失去出口競爭力,景氣復蘇有可能進一步被推遲。”
高其呈 朴重炫 koh@donga.com sanjuc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