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安靜的保持中心

Posted September. 05, 2022 07:45   

Updated September. 05, 2022 07:45

한국어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10月16日在中國北京舉行。每5年召開壹次的黨代會上,將選出領導今後5年的共產黨領導層。此次黨代會之所以受到特別關註,是因為它很可能成為確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執政(三連任)的“加冕儀式”。

 毛澤東主席從1949年到1976年去世終身執政,中國共產黨決定,由多人分享毛澤東去世後留下的權力,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也要每十年更換壹次。按慣例,2013年起執政的習近平主席此次應該被更換。但是,遵守30多年的慣例此次可能會被打破。

 習主席的15年執政(到2027年為止)被認為是既定事實。連任四屆直到2032年為止的分析,在壹些人看來也占據上風。慣例只是第壹次打破的時候最困難。習主席生於1953年,即使執政到2032年,也“不過”79歲。比現在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年齡小。美中矛盾加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臺灣問題等國際局勢也支持有實力的第壹把手長期執政。此外,習主席還將獲得超越現有職務的“人民領袖”的新稱號。這樣壹來,四連任後繼續以某種形式行使權力的可能性也很大。

 韓國是否做好了應對所謂“壹把手權力得強化”的“習皇帝的中國”的準備?韓國在面對習主席執政第壹任和第二任的中國時,也暴露出了很多不成熟的壹面。文在寅政府執政時期,他聲稱要解決中國對薩德的報復,犧牲了安保未來,遞出了“三不”。中國主張,韓國甚至宣布限制薩德使用的“壹限”。但韓國並沒有獲得什麽。“限韓令”仍然沒有得到解決。這是過早暴露籌碼的“急躁外交”、壹切都會順利解決的毫無根據的“樂觀外交”、想在幕後處理事情的“安靜外交”同時起作用的結果。

 這種外交痼疾又出現了復發的征兆。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上月初經臺灣訪問韓國,尹錫悅總統沒有見她。回想起佩洛西議長訪問臺灣後中國發射橫跨臺灣上空的彈道導彈等表示強烈反對,就可以知道這是對中國的巨大關懷。但是從那裏得到的是什麽?反而從中國外交部那裏聽到了要求正式遵守“三不壹限”的“訓誡”。

 最近舉行韓中建交30周年活動時,韓國駐華大使館內出現了薩德問題告壹段落的樂觀分析。但如果韓中兩國之間沒有明確協議,薩德問題只是模棱兩可的縫合狀態。中國隨時都會再次打出薩德這張牌。

 面對比現在更加走向密室的“習皇帝”中國的韓國,相反,壹切都要明確和透明。所有外交決定都要以國家利益為依據,而且要比現在更加公開。如果按照以密室謀劃、安靜處理事情的權威主義中國方式發展,又會遭到打擊。應該與國民進行更多的溝通,向國民進行更公開的說明。新任韓國駐華大使鄭在浩在學者時期曾主張“是時候停止韓中之間的‘安靜外交’了”。希望政府能證明這不是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