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西伯利亞氣田開發計劃面臨危機

Posted September. 16, 2004 21:30   

한국어

韓國參與的從西伯利亞引進天然氣的專案面臨胎死腹中的危機。

有分析認爲,這是由於最近俄羅斯政府加強對能源領域的國家控制。預計,將于下周出訪俄羅斯的盧武鉉總統在訪問期間將對此問題進行討論。

俄羅斯天然資源部部長特羅特內夫15日表示:“如果需要,可以考慮回收由外國企業BP-TNK公司擁有的伊爾庫茨克臨近的科維克金氣田的開發權。”

特羅特內夫指出:“因爲BP-TNK公司不認真履行當時獲得開發權時做出的承諾。”

BP-TNK公司是英國BP公司和俄羅斯第四大民營石油公司TNK公司合作成立的公司。該公司原計劃鋪設連接科維克金氣田-中國-西海的4900公里的管道後,從2008年開始向中國和韓國供應管道天然氣(PNG)。

目前,已經結束可行性調查,並於去年11月在莫斯科、韓國和俄羅斯、中國共同簽署了相關協定。如果該專案得以實施,在埋藏量達到2萬億立方米的氣田中,韓國可以在20年以上的期限內穩定引進100億立方米天然氣。

預計,俄羅斯要停止進行總開發費用超過150億美元(約17萬億韓元)的專案,可能與對能源領域實行國有化的舉動有一定的關係。

俄羅斯政府14日批准國有天然氣公司勞-加茲普羅姆(OAO Gazprom)和國有石油公司羅森夫特公司合併,並且因與克里姆林宮(Kremlin)的矛盾處在經營危機中的最大民營石油企業尤科斯石油公司也正逐步被轉化爲國有公司。

有分析認爲,俄羅斯今後可能成立國有能源公司,並借鑒沙特的制度直接控制能源産業。

預計,這將引起韓國、中國等相關國家和對俄羅斯能源市場進行投資的外國資本的抗議。主導科維克金氣田專案的BP公司已經向俄羅斯投資了67億美元。



金起顯 kimkih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