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十几岁青少年约会暴力激增……遮遮掩掩会引发数字犯罪

十几岁青少年约会暴力激增……遮遮掩掩会引发数字犯罪

Posted May. 18, 2024 07:35   

Updated May. 18, 2024 07:35

한국어

就读于首尔某中学初二年级的金秀妍(化名)去年9月开始与高中生哥哥交往。从交往初期开始,男孩甚至自己挑选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的的照片,干涉非常严重。他还追究女孩不和自己在一起时向社交媒体上传的帖子,或者追问以前的恋爱,开始行使恶言和暴力。最终,两人还发生了女孩不同意的性关系。直到今年3月女孩的老师向警方报案为止,这种“交往暴力”已经持续了半年多。

最近,医大学生杀人犯等与交往暴力相关的暴力事件接连发生,10多岁青少年的交往暴力也在增加。据警察厅透露,10多岁交往暴力加害者从2016年的277人增加到2023年的534人,将近翻番。警方从2022年开始,除了训诫、当场审判加害者外,只统计了刑事立案的加害者,因此预计实际事件会更多。

● 从举报开始感到茫然的10多岁青少年交往暴力

10多岁的交往暴力因为“学生谈什么恋爱”的看法,很难告知受害事实。因为恋爱本身就处于“暗处”并被视为禁忌,所以受害者独自苦恼、导致事件扩大的时候很多。金某事件也是教师以其他主题进行商谈时掌握了交往暴力的情况。

韩国女性电话政策组长朴艺琳(音)表示:“如果问孩子们告诉周围大人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们经常说‘怕对自己失望’、‘好像做了作为10多岁的人不应该做的事情’。”相比加害者行使暴力,认为“我不听长辈的话谈恋爱是原因”的青少年更多。

特别是,即使遭到性犯罪也不愿让父母知道而放弃报案的事例也不在少数。因为,如果警方进行调查,即使是受害者也要通知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敞开明天”代表李贤淑(音)表示:“应该先向儿童福利专门机构等通报(调查情况),让受害者得到适当的法律帮助。”

在受害者对举报犹豫不决的时候,交往暴力演变成“数字性犯罪”的情况也很多。不仅是物理暴力,还威胁要散布交往当时一起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等的事例接连不断。“啊哈青少年性文化中心”部长咸京镇(音)表示:“现在的孩子们都有认证和记录的文化。在(交往)紧密、亲近的‘封闭关系’中,必然会出现更多的数字性犯罪。”

● “不要藏着掖着”“要制作手册”

对10多岁交往暴力加害者也很难进行刑事处罚。如果没有持续的跟踪骚扰行为,就不能根据跟踪骚扰处罚法进行处罚,而且很难证明交往当时形成的暴力和威胁等,而且如果加害者是10多岁的话,警察很多时候会用训诫处理。

上个月在庆南巨济,一名20岁男性殴打同龄前女友致死的事件中,从高中开始交往的3年多时间里,仅受理的暴力举报就达11件。但是,随着受害者全部表明不愿处罚的意向而结束,或只是成为向警方“报告发生情况”。

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想根除10多岁的交往暴力,不仅是受害者,加害者也要义务性地进行咨询。啊哈中心部长咸京镇表示:“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明知这样,也会觉得‘对我有什么不利?’,继续施暴。”他表示:“青少年时期要进行正常的咨询矫正,这样才能预防以后成年后发生的事故,从这一点来看,现在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有人提议,一线学校不应该对学生之间的交往袖手旁观,而应该制定应对“约会暴力”的相关指南。


金素敏记者 somi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