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专栏:孙兴慜等在国内不能献血的原因

Posted December. 11, 2023 08:05   

Updated December. 11, 2023 08:05

한국어

几天前访问了首尔松坡区可乐市场生鱼片中心,受了不小惊吓。虽然是平日晚上8点多的时间,但现场拥挤不堪,座无虚席。考虑到三四个月前对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的担忧和恐惧还在蔓延,这不得不说是惊人的反转。

虽然所有人的不安并没有消失,但是因为核污水而拒绝水产品本身的国民似乎减少了很多。这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研究组接连在《科学》等权威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污水几乎不可能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研究结果,对真相的信任积累的结果。曾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表的“危险度低于国际标准值”表示怀疑的在野党的主张也失去了力量。看着水产市场充满活力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社会正在逐渐摆脱对核污水的心理阴影。

但是怪谈发挥力量的领域也不少。最具代表性的是,对被称为“人类疯牛病”的“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的过度担忧而产生的血液管理规制。

根据政府规定,在英国滞留3个月以上(1997年以后)或1个月以上(1980~1996年)时,不得在国内献血。在法国等欧洲国家停留5年以上的人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英国留学生或长期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一生都不能在国内献血。不仅是效力于英超联赛的孙兴慜、黄喜灿,过去效力的朴智星、奇诚庸也是如此。

过度规制带来的损害完全由病人们承受。血液不足导致的必需医疗现场的困难呈现出慢性化的样子。特别是,由于血液规制,血液制剂免疫球蛋白出现了缺货现象。因此,小儿川崎病、移植后免疫缺陷等小儿、重症患者的必需药品库存面临枯竭危机。据说,重症患者较多的首尔大学医院很多时候甚至担心中断治疗。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认为献血传播疯牛病的危险实际上已经消失是合理的。据澳大利亚和英国研究人员透露,如果接受英国居民的血液输血,患上vCJD的可能性是14.5亿分之1。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了解决血液不足事态,以这种科学根据为基础,从去年开始删除或放宽相关规定。但是韩国血液管理当局担心疯牛病争议重演,未能积极放宽规制。

在新冠病毒感染症(COVID-19)扩散当时,经历各种怪谈的国民中,大部分现在都想自己找出真相进行判断。在野党试图在明年4月国会议员大选之前牵出“福岛核污水问题”的态度发生变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15年前对疯牛病事件的痛苦记忆,不能对必需医疗现场的崩溃置之不理。对于献血规定,比起“因害怕蛆而不能腌制酱”,现在更需要以科学根据为基础说服国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