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对绝对武器的幻想

Posted April. 26, 2022 08:18   

Updated April. 26, 2022 08:18

한국어

  1915年4月22日,在伊斯普里战役中,德军向英、法军队喷洒了毒气。虽然《国际公约》已经禁止使用毒气,但随着战争趋于激烈,德军未能抵挡住诱惑。愤怒的协约国军队也解除了使用有毒气体的禁令。由此,一战成了史无前例的化学武器的试验场。

 德军之所以被禁用武器所诱惑,其逻辑是,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尽快结束战争,对所有国家和人都是有益的。这也不是什么创意性的逻辑。从机关枪到核武器,杀人武器登场时总是在额头上挂着这样的名分。

 那么毒气会变成游戏规则改变者吗?并没有。第一次喷射毒气时,德军一举杀伤了数千名协约国军队,取得了击败敌人的成果。但是,即使上演了这样的杀人剧,德军推进的距离也不到10公里。

 协约国军队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案,制作并普及了防毒面具。虽然从目前的标准来看初期防毒面具有些粗糙,但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因为毒气也处于刚刚起步的水平。毒气狠狠地折磨了双方士兵。给广大士兵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和后遗症。仅此而已。它只是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但与战争的胜负无关。

 略加思考,就可以知道毒气不能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的原因。首先,德国或协约国军队的科技、产业能力相差无几。虽然某一方产品可能更优越,但并不是单方面的优势。如果有制造钥匙和锁等攻击用武器的技术,同样可以制造防毒面具等防御用装备。当飞机开始被用作武器时,有人对能够从天上俯瞰地面部队进行攻击抱有幻想。有如宙斯闪电般的绝对武器登场了。并不是。防空炮和地空导弹挫败了梦想。更致命的对抗者是对方的飞机。

 为什么人类不能放弃对绝对武器的幻觉呢?从经营到政治到人生都是如此。如果执著于有它就一下搞定“万事大吉”的诱惑,得到的只会是“回击”。 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