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东亚游泳大赛和东亚马拉松大赛是韩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东亚游泳大赛和东亚马拉松大赛是韩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Posted March. 29, 2007 07:50   

한국어

2001年4月24日,在釜山社稷室内游泳馆举行了第73届东亚游泳大赛。参加小学部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的道成小学(音译)12岁的少年以1分00秒65的成绩摘得了金牌。第二天在200米自由泳上他也以2分09秒65的成绩再次问鼎。

少年在度过了3年的空白期之后,大青初中(音译)3年级的他在2004年的东亚游泳大赛上再次扬名。他参加200米自由泳(1分55秒23)和400米自由泳(4分05秒35)的比赛,登上了双冠王。接着,在京畿高中1年级时的2005年大赛上刷新200米自由泳(1分50秒41)和400米自由泳(3分50秒37)的韩国纪录,还被评为大赛最佳选手,一举跃升成为了韩国泳坛的招牌明星。

在那之后过了2年。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的“游泳天才”朴泰桓(18岁,京畿高中3年级)2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创造3分44秒30的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在自由泳项目上夺得金牌的亚洲男选手之后,在27日的200米自由泳上同样创下1分46秒73的亚洲纪录,赢得了一枚铜牌。

朴泰桓在去年年末举行的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登上了三冠王(200米,400米,1500米)的宝座。

东亚游泳大赛的“母体”是1929年9月1日在京城帝大(首尔东崇洞)游泳馆举行的第1届前朝鲜游泳大赛。与1923年创设的韩国最初女子综合体育大赛的东亚网球大赛、1931年诞生的东亚马拉松大赛一样,是为了给我们民族种下梦想和希望而成立的大赛。

东亚游泳大赛的问世给韩国的游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大赛举行的时候,全国的有实力的游泳选手和相关人士就会齐聚一堂,同年8月,朝鲜游泳俱乐部正式诞生。朝鲜游泳俱乐部是后来的朝鲜水上竞技协会,1960年更名为大韩游泳联盟。

后来因日帝强占期和6·25战争等给大赛的举办带来了很多波折,但东亚游泳大赛长期以来依然不变地在延续着韩国游泳的脉搏。到1979年为止,一直作为全国男女学生水上竞技大赛召开,从1980年开始改为了东亚游泳大赛。

70年代的赵五连(55岁)和80年代的崔允喜(40岁)等都是通过该大赛被挖掘出来的名将。赵五连在1970年的曼谷亚运会和1974年的德黑兰亚运会的男子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上连续登上双冠王,被称为了“亚洲的水狗。”崔允喜在1986年的首尔亚运会女子100米和200米仰泳上登上双冠王,被称为“亚洲的人鱼”。

1991年3月17日,在从首尔蚕室奥运会主赛场出发,环绕城南市云中洞一周回来的42.195公里全程马拉松赛道上举行的第62届东亚马拉松大赛因两位韩国马拉松未来巨星的参加而引发了关注。这两位选手就是同样都是21岁的黄永祚和李凤柱。他们与曾是当代最顶级选手的金在龙、李昌宇(均音译)展开了竞争。当时黄永祚虽然是首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但继金在龙和李昌宇之后,以2小时12分35秒的在当时而言非常惊人的成绩登上了第3位,而当时是第一次向全程马拉松挑战的李凤柱则以2小时16分56秒排在第15位。

“马拉松天才”黄永祚于同年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的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冠之后,在1992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也夺得了金牌,一跃跻身到了世界级明星的行列。

“国民马拉松选手”李凤柱虽然属于大器晚成型,但凭借乌龟般的勤奋刻苦,得到了粉丝们长久的支持。他在1993年举行的第64届东亚马拉松比赛上也仅列第12位,陷入低潮,但在同年12月的火奴鲁鲁马拉松上夺得了冠军,并在首次升格为国际马拉松大赛的第66届东亚马拉松比赛上夺冠,从而扬名世界。接着,李凤柱在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银牌,在2001年世界最高权威的英国波斯顿马拉松上夺得了冠军。还实现了1998曼谷亚运会和2002年釜山亚运会两连冠。

黄永祚在1996年年仅26岁时早早退役,但李凤柱遵守了对粉丝的承诺——“我会一直跑到我能跑为止。”李凤柱在18日举行的2007年首尔国际马拉松暨第78届东亚马拉松大赛上,以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被称为“花甲”的37岁高龄,获得2小时8分04秒的个人第三高纪录夺得了冠军,向国民传达了“年龄不过是个数字而已”的信息。

1931年3月21日,举行了往返首尔光化门与泳登浦23.2公里的14.5英里(23.2公里)的长跑比赛。由高丽田径会主办,东亚日报和朝鲜体育会共同赞助的该大赛就是东亚马拉松的先驱的“第1届马拉松赛跑大赛”。

在日帝强占期时,马拉松是缓解朝鲜人的悲愤,带来希望的最高人气的体育运动。东亚马拉松大赛的诞生虽然也具有体育本质的意义,但提倡民族意识的使命感是其诞生的更大原因。

首届比赛上,在参赛的14名选手中,养正高普的招牌选手金恩培(音译)以1小时22分05夺得了冠军。在1932年的第2届比赛上,“奥运会的英雄”孙基祯登场。来自新义州的20岁的新秀孙基祯登上了第2位,到了第3届比赛时,他战胜了首尔长安的所有健将,登上了冠军宝座。孙基祯以此为基础,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上,以2小时29分19秒的世界纪录摘得桂冠,在世界各国面前重振了韩民族的气势。

东亚马拉松再一次实现飞跃,给韩国马拉松注入新力量是在1964年。从这时起,东亚马拉松重新回到了从光化门出发,沿着京仁街道跑的全程马拉松赛道,带领韩国马拉松进入了正式性的纪录竞争时代。

从1927年马凤玉的3小时29分29秒到2000年李凤柱的2小时7分20秒,20名马拉松健将共28次刷新了韩国纪录。其中,韩国纪录仅在东亚马拉松就诞生过10次。尤其是从转换为全程马拉松的1964年开始,19次的韩国纪录中,有10次是在东亚马拉松比赛上创造的。

2003年改为首尔国际马拉松大赛的东亚马拉松作为有超过2万名马拉松高手参加的“庆典”,在为韩国马拉松供应养分。



梁鍾久 yjong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