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卢武铉不同时期提到的领导人也不同

Posted June. 06, 2006 07:13   

한국어

“评估领导能力的标准有很多。比如道德、勇气和决断等。但重要的是与历史的关系。是把历史领向进步的方向,还是退步的方向是最高标准。”(2004年5月延世大学领导能力特别演讲)

卢武铉总统把“与历史的关系”当作评估领导人的标准。他把“推动历史进步的领导人”当作追求对象,每当政局关键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

卢武铉继去年10月后,在5.31地方选举惨败后的2日再次谈起了加拿大保守党、前总理穆隆尼的事迹。这也是出于同样的脉络。但卢武铉主要提到的外国领导人在不同的时间有差别。

○最想效仿的是林肯

卢武铉从大选候选人时期开始就视为理想型的外国领导人是前美国总统林肯。2001年底他还出版了《卢武铉见到的林肯》一书。

卢武铉和林肯在人生历程上有相似之处。两人都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通过自学成为律师。虽然多次遭遇政治失败,但最终成为总统。而且两人都是“第16任总统”。卢武铉在《卢武铉见到的林肯》的序文中评价说:“林肯远离不义、正义、胜利和失败等词语,他把南和北视为一个共同体。”卢武铉把实现南北统一的林肯的领导能力与试图打破地区格局的自己的领导能力联系起来。

○遭弹劾后崇拜戴高乐

卢武铉在2004年3月因弹劾案被停止总统职务时,阅读了《戴高乐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者论》一书。恢复总统职务后,他把这本书的作者、外务官李柱钦(现驻缅甸大使)提拔为新设的总统领导力秘书。

1958年高喊着建设“伟大法国”的口号,组建第五共和国的戴高乐为解决阿尔及利亚独立问题、总统直选制,以总统职位为赌注,实施了国民投票。他是为解决国家重大事件,亲自说服国民的“魄力型”领导人。

卢武铉在2003年底亲信腐败案曝光时,以亲自向国民询问是否继续信任的方式试图摆脱政局危机。去年向大国家党建议实施大联政时,因表示可以缩短任期而掀起了轩然大波。

○让人羡慕的小泉和施罗德

卢武铉在去年建议实施大联政时,提到次数最多的人物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他们两人具有一个共同点。在陷入政治危机时以自己的进退为赌注,解散议会和举行议会选举。卢武铉也希望对大联政提案,像日本和德国一样向国民使出杀手锏。

开放的我们党有关负责人说:“只有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才能使出解散议会和举行议会选举的杀手锏。位于总统制中心的卢武铉当时过于一厢情愿。”

○当代失败的革命家郑道传

卢武铉从去年底开始多次提到朝鲜王朝的开国功臣郑道传。卢武铉强调说:“虽然郑道传被李芳远(太宗)击败,但他是促成统治朝鲜500年的革命的人。眼前的权利胜败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改变制度、文化和理念。”卢武铉在2日的政策宣传讨论会上说“制度、文化、意识、政治格局水平决定国家未来”也出于这样的脉络。



鄭然旭 jyw11@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