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企业为摆脱“青鸟症候群”积极制定对策

Posted February. 02, 2006 06:04   

한국어

首尔名牌大学毕业的朴某(32岁)是典型的“候鸟职业人士”。

2年前进入大企业工作的他说:“年薪和福利待遇没有达到期待的水平。”因此仅过了6个月就递交了辞呈,跳槽到广告公司。

但是,他在广告公司里也感觉到了“组织文化里出现的炎症”。去年再次放弃工作的他目前正在寻找新的工作岗位。

企业正在为新聘请的职业人士的“青鸟症候群”而伤脑筋。

青鸟症候群是根据通话剧《青鸟》的主人公得来的说法,意思是,新职员们只想追求理想,未能在目前的工作中体会到幸福的现象。

这些人是没有固定职业,随意转换工作的“蚂蚱族”,也被称为“就业半修生”,意思是虽然在眼前的公司上班,但却不断打听其他工作。

就业、人事门户网站Incruit公司1日表示,根据对全国362个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四分之一以上(26%)企业的新职员在进入公司1年后,剩下不到一半。新职员在进入公司1年后全部留下的企业仅占3.6%。

一家证券公司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说:“不知道是太有志气,还是公司存在问题,新职员在进入公司不到1年就离开,很难留住他们。”

Incruit公司代表李光锡分析说:“这是因为求职者没有对企业和职务进行仔细了解,填写了‘不问志愿’。”

企业为摆脱青鸟症候群,正纷纷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相关对策。

旅行社HANATOUR向进入公司6个月的职员发放股票期权。

(株)Daekyo的情况是,对作为实习职员进入公司工作1年后,没有辞职,“如果工作做得好”的职员提供4、5天的海外旅行优惠待遇。

LG电子甚至从刚开始就成立了旨在选拔“不离开的人”的特别工作小组。

据Incruit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上司用一对一的方式和新职员进行交谈的Mentoring制度和职务教育、安顿家属等措施安排新职员的企业的辞职率相对较低。

LG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姜承勋说:“从终身雇用消失的事实来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比起不确定的未来,更希望得到即时性的满足和补偿。但是,在进入公司没多久后就辞职的做法将使自己‘亏损’。”



兪載東 jarret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