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柳钟仁(音译)于1968年在仁川出生。今年是他出道的第10个年头。他的首部诗集《珍尝的悲伤》(2001年)主要反映了他的世界中激烈冲突和渴望逃脱的激情。
新诗集《校友录》反映了成熟的内心世界——圣洁和俗气、死亡和生存就像朋友一样,互相抚摸着对方的脸庞,并一起走过人生道路。这样的内心世界通过在无心的大千世界插入有心的语言的抒情诗风格,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仙人掌上/插满比加略山的耶稣/还多的刺/(…)/不是,虽然长满无数根刺/但仙人的掌/从不会被划伤或刺破/不会留下影子的/孤独的风为了听到绿色的掌声/轻轻地划过仙人的掌。”(摘自《刺》)
将长满刺的仙人掌和透明的风联系起来,诗人的想象力来自看似无缘的世界万物实际上拥有同一个根,彼此连接的信任和期待。
诗人在回到过去生活的村庄,游览至今都保存完好的奇山峻岭后有感而写的诗—《可怕的村庄》结尾写道:“还有比我的心更可怕的村庄吗?”诗人的想象力来自之所以认为世界险恶,是因为内心变得不纯洁的想法。他通过来自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的幽默,写了轻柔、脍炙人口又富有感性的诗句。
“在陈旧的古董货车上/挂着一个山水画框架/在大雁南飞的秋天/这里却长满了毛/春天的阳光正在好奇地遥望”(摘自《漂流的山水画》)
在诗人看来,世上根本不存在这种幽默的想象力不能进入的空间。
“新建教堂卫生间的东柏树盆栽/正透过结霜的窗户望向外面//老天爷也在卫生间如厕/所以听到流水声时很高兴/天上没有难闻的气味/因此天上也不会有像化妆纸一样柔软的纸//东柏,欣赏你的只有你绽放的花朵,不是/是因为那鲜红的阴唇/所有羞于露出的部位怎会在这个冬天如此美丽地绽放”(摘自《卫生间的东柏树》)
诗人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所有事物的关系都能像朋友一样的和解空间。这表明,诗人仍在追寻着至今还保留一颗赤心的人与物。但他的追寻步伐中隐藏着永远都不可能找到纯真或即使有最终还会消失的悲伤。令他成熟的悲伤是这部诗集最大的亮点。
“下雪了/在黑暗中/难以启齿的话语在飘飞//下起的雪不是朋友/所以只能落在地上或/被行人践踏//(…)//朋友,下来的朋友/是那么的雪白/但始终都是我要弄脏的雪/不下的雪/是最纯净、最善良的雪/朋友是已去世的朋友和至今没有相见的朋友/最好。”(摘自《校友录》)
權基太 kk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