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自卢武铉政府上台后,在青瓦台和总统国政课题委员会等的要职上,首尔大学出身或首尔大学教授的影响力相对有所减弱,而地方大学出身者明显增加。
也有人分析说,这反映出了权利内主流势力的交替的现象之一,即在最近政府和首尔大学围绕大学入学制度等问题产生摩擦的背景中含有这种权利移动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22日,本报对政府的长次官、总统咨询政策企划委员会和11个国政课题委员会、总统参谋团等进行分析的结果得出,地方大学出身或地方大学教授明显增加。
现政府上台以后被任用的 88名长次官中,地方大学出身的有12人(13.7%),和历代政府相比,增长了约2倍。在维新以后的朴正熙政府时是7.4%,金大中政府时是6.2%,从未超越过10%。
而首尔大学出身的虽然以51.1%仍然占据最大比重,但是与曾经达到69.8%的金泳三政府相比,明显减少。
从首尔大学出身到非首尔大学出身的移动更加明显的是,总统参谋团及打理现政府的中长期政策课题的总统国政课题委员会的委员。
据调查,现在首席秘书官及顾问以上的14名总统参谋团中,首尔大学出身者只有4人。
据统计,被委任到总统咨询政策企划委员会11个国政课题委员会委员的126名(重复者除外)大学教授中,半数以上的63人(54%)是地方大学教授,而首尔大学教授却只有10人。
另外,在李承晚政府和维新以前的朴正熙政府中,因国内人才不足,外国大学毕业的海外派占据了长次官的约一半,但是从维新以后的朴正熙政府时开始,首尔大学出身者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在维新以后的朴正熙政府和全斗焕、卢泰愚政府时期,被任用为长次官的军官学校出身者也超过了10%,把首尔大学出身者和军出身者加在一起占54.3∼74.4%,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金泳三政府时,军官出身者急剧减少到4.5%,而首尔大学出身增加到三分之二以上的69.8%,而后在金大中政府时,首尔大学出身减少到了47.5%。
此次调查中,李承晚∼金大中政府的统计资料参考了刊登在《韩国行政研究》2002年秋季版和2003年秋季版上的庆尚大学教授李时远、裴炳龙的论文,金大中政府的部分资料和卢武铉政府全部资料由本报自行调查得出。
金正勳 李光杓 jnghn@donga.com kpl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