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战争:为什么?

Posted October. 01, 2004 21:46   

한국어

《发现战争》——为重新整理韩国古代史

李熙镇著

336页, 1.2万韩元, 东亚

作为前国史编辑委员长李成茂的儿子,作者(李熙镇,41岁)将从战争角度出发,重新整理古代韩国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在著作中注入了与过去以政治史为中心解释的三国时期历史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紧张感。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士兵们打斗的场面。但这样的场面只有在双方军队发生混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在韩国古代战争中,步兵之间的生死搏斗决定胜负的情况极其少见。”

作者表示,在古代战争中,比起士兵们的格斗实力,无畏的精神、保持完美队形一致行动的军事训练更为重要。而且在战场中,最高指挥官并不是自己喊“攻击”,而是通过战鼓和小号指挥士兵。

作者为解释这一点,不但引用了《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古代兵法书,还介绍了越南战争和美国进攻格林纳达等现代战争。《星际争霸》游戏更是频繁登场。例如,在解释到处都是山岳地带的韩半岛,地形是战争重要的变数时,作者写到:“如果坚守狭窄入口的狂战士没有几个,用几个部队的虫族发动攻击,将损失惨重。”

作者解释说,山岳地带的地形条件机动力很强,虽然不如短程攻击型战斗单位——骑兵,但不能缺少远距离攻击型战斗单位——弓箭手。

“朱蒙和李成桂等国家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射箭术极佳。从韩半岛历史看,唯独射箭好的将军受到重用。韩国人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横扫射箭项目并非偶然。”

作者以这种知识为基础,解释了新罗受到日本数百年攻击,但不反攻日本本土的原因和广开土大王为帮助新罗击退倭寇,出动5万大军的原因。

新罗之所以不反攻日本本土,是因为当时日本还没有形成古代国家,因此,没有可征服的对象。即便征服,也因高句丽和百济的牵制,无法进行有效统治。

广开土大王出动5万大军的目的并不在于击退倭寇,而是要一举击垮百济-伽倻-倭寇联盟。当时,倭寇对新罗采取了攻击后利用海路逃跑的战略。但随着在百济近肖古王的斡旋下,与伽倻国结成任那同盟,从此以伽倻为陆上据点攻击新罗。惊慌失措的新罗向高句丽请求帮助,广开土大王借此机会,从北部战线抽调大部分兵力很快击退了倭寇,并一举击垮了任那同盟。

从战争角度出发重新整理的历史并不是出现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的一款游戏,而是冷酷又复杂的现实的缩影,同时也证明了“历史是胜者的记录”。

新罗用埋伏战杀死了领导百济盛事的成王。历史上把这场战役称为管山城战役。该战役被记录为决定百济和新罗命运的战斗。但在管山城战役后,百济仍然对新罗保持了100多年的军事优势。历史中记载,对抗罗唐同盟的百济内部发生了混乱,最终因阶伯的敢死队败给新罗军而灭亡。但该书介绍,阶伯的敢死队是阻断补给的别动队,百济主力在白马江流域为阻止唐军登陆,与之展开了生死战斗。



權宰賢 confett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