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天才科学家们的竞争与成败

Posted April. 25, 2003 22:10   

한국어

第一册:爱迪生曾偷过电

第二册:科学家比尔·盖茨成为富翁

迈克尔·怀特著 李尚元译

第一册:298页,第二册:330页,每册售价9500韩元,科学书籍出版社

“在产业和商业中,每个人必然会剽窃别人的东西。我个人也剽窃过很多,但我知道‘怎样偷好’的方法。”

这是发明之王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年)的自述。尽管这是给世人留下“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一名言的爱迪生所说的话,但还是令人不敢相信。

实际上,爱迪生得益于出色的事业手段才能在巨大资本和科学技术刚开始结合起来的19世纪末取得成功。但他对成败的执著和对财务的欲望有时表现为对竞争者无情、冷酷、非理性的镇压。

爱迪生和克罗地亚出身的科学家尼古拉·泰斯拉(1856~1943年)之间展开的“电流战争”就是典型的例子。双方围绕在为大众提供电源时选择交流还是直流的问题从1888年开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时爱迪生打算用黑色宣传、舆论攻势及推出电椅等先进的行刑工具方法让泰斯拉“死无翻身之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研究、开发竞争仍很激烈。

虽然二人的竞争过程并不雅观,但作者认为“电流战争”为二人的研究欲望点燃了熊熊烈火,提前了科学的革命性发展进程。而本书中所介绍的其他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书介绍了为争夺“微积分发现者”这一荣誉而展开对攻的牛顿和德国科学家哥特弗莱德·莱布尼茨之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先开发出原子弹而展开的美国和德国科学家之争;微软(MS)总裁比尔·盖茨和甲骨文公司总裁拉利·埃里森之间的软件开发竞争等8种不同时代科学家之间的开发竞争。

而能够从多方面了解期间被神化的科学家真实面貌也是本书的一大优点。例如,牛顿不幸的童年及成长之后表现出的偏执性以及1995年末微软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时比尔·盖茨无法克制不安而一夜间吃掉8个干酪汉堡等。原名《Acid Tougues and Tranquil Dreamers》。



kathych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