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去年试图将韩国的半导体技术转移到海外时被揭发的案件有13件,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也就是说,抢夺占出口20%左右的核心产业尖端技术的尝试越来越多。在韩国内企业工作的这些人盗取技术跳槽到中国等地的情况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指出加强对卖国的“产业间谍”的处罚迫在眉睫的原因。
以前每年只有1件的半导体技术海外流出在2019-2021年增加到每年3-6件,前年和去年分别增加到9件和13件。到去年为止的6年间,96件揭发件数中半导体最多,达38件,显示器、汽车、二次电池等其他产业外流的事例也在增加。三星电子的前部长级官员跳槽到中国企业时,泄露18纳米DRAM工程信息和大宇造船海洋(现韩华海洋)前职员把韩国型潜艇的设计图全部转让给台湾,这不仅会给相关企业带来损失,还会威胁国家安全。
现行产业技术保护法规定,向国外泄露技术的人可以处以“1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5年以下罚款”,如果窃取国家核心技术,可以处以“3年以上有期徒刑和15亿韩元以下罚款”。但大法院的量刑标准只有明显低于最高刑的1-6年有期徒刑,而且以缓期执行结束的情况居多。对造成严重伤害的重大犯罪的处罚力度非常低。
因此,国会正在讨论修改产业技术保护法。其中包括对产业间谍最多处以65亿韩元的罚款、赔偿限度也从损失金额的3倍提高到5倍的内容。但是,把产业间谍视为相当于间谍罪的犯罪、并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方案,在争议后被排除在外。再加上朝野政党考虑到没有举报就很难揭发的产业间谍犯罪的特性,决定给举报人免责的条款上出现了意见对立,修正案能否通过也是未知数。
显示器等现有引领韩国经济的主力产业已经随着核心技术、人力流向中国,丧失了超差距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最近发生的核心技术泄露造成的损失规模以每件数万亿韩元为单位暴增。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为了防止技术外流,建立高法律和制度的高壁垒时,韩国企业因法院和国会的迟缓应对,差点眼睁睁看着开发出的尖端技术被人盗走。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