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点评】 30年后恢复的“存款吧”

Posted February. 07, 2013 03:42   

한국어

1972年1月24日,日报社用大篇幅刊登了朴正熙总统给“擦鞋存款王”发红包的报道。报道是有关十年前来自全罗北道完州的金光泉(当时27岁)上京,在首尔明洞饿着肚子擦鞋攒下了115万韩元的内容。当时公务员工资是1~2万韩元,因此存款额是很大的。那年,朴总统在年初记者会上把金光泉作为勤勉与存款的典型大加赞赏,过了几天还送了红包。而且送给因小儿麻痹腿脚不方便的金光泉一张警察医院的终身就医卡。

▷ 20世纪60、70年代,国家国民都赤贫如洗,没有资本建房屋的时期,政府出面监督鼓励存款。政府给金融机关提出储蓄指标,分配给各银行,地区。没有完成指标的银行,因为在高利贷市场用10%的手续费吸引资金而受到当局的制裁。确保了每个小学生都有一张存折。利用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的外债建工厂,修道路的时期,也只能用这些方法来确保资金。从1976年开始的工人财产形成储蓄(减税零存整取储蓄),它的利息有段时期达到了20~30%。这使得很多人都想把钱存到银行去。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针对新存款用户还开展了赠送东南亚旅行券,轿车,手机等活动。

▷ 过去,创下世界纪录的我国存储率跌到了谷底。总存储率突破去年第三季度(7~9月)的30.4%,创下了1982年第三季度(27.9%)以来最低。家庭储蓄作为可支配收入,家庭存储率到20世纪90年代末都在20%以上,不过到了2011年却下降到2.7%,跟新西兰(2.3%),日本(2.9%)都列在世界最低行列。负债的家庭不断增加,再加上利息低,导致了很多有钱人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去。随着低存储率,导致了投资基金调配困难,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坏影响,国家经济亮起了红灯。

▷ 有消息称,意识到危机的金融界将组织储蓄活动。金融界共同组织储蓄活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已经过了30多年。银行协会计划在8, 9日,在首尔站,江南高速巴士客运站等地发放储蓄商品介绍手册,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窗口持续宣传商品。商品包括18年来恢复的税零存整取储蓄,低税储蓄,农渔民积聚式存款等很多种类。历届存款王的共同特点是先储蓄,把收入的70~80%存到银行,还捐款。借此机会,办一张存折,对活在百岁时代的我们来说也许是一种很好的对策。

评论员:申然琇 ysshi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