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剛才做的那個行動,其實和整個人類生活是聯系在壹起的

剛才做的那個行動,其實和整個人類生活是聯系在壹起的

Posted December. 02, 2023 08:09   

Updated December. 02, 2023 08:09

한국어

據說,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戰場蓋茨堡之役中,回收了近2.7萬支單發式滑膛槍,其中約2.4萬支從未發射過。在慘不忍睹的戰場上,大部分士兵不僅沒有開槍,反而照顧傷員、喊命令、逃跑、茫然若失地徘徊。有人說:“人類有強烈忌諱近距離對他人造成重傷的傾向。”因此,比起射殺個人,向集體投擲手榴彈反而更容易。雖然距離很遠,但需要通過視頻觀察對方的無人機攻擊也是如此。用無人機監視阿富汗的敵人,攻擊並殺人的大部分美軍都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人類雖然發動戰爭殺死數千萬人,但同時也很容易與面對面的敵軍產生紐帶關系。南北戰爭時期,士兵們也和敵人變得親近,進行物物交換或在戰鬥前的晚上共同舉行禮拜。 眾所周知,第壹次世界大戰當時,戰壕戰中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聖誕節休戰”。

人類為什麽表現得如此矛盾呢?正如該書副標題《關於人類最佳行動和最壞行動的壹切》那樣,講述了人類暴力性和利他性的兩面性、道德性和自由意誌、部落主義和厭惡外國人等問題的《生物學、心理學和文化方面綜合》壹書。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世界著名神經科學家,執筆完成該力作花了10多年時間,表明引用的研究出處的後註就有壹本薄書的分量。

書的前半部分在“為什麽會發生特定行動”的提問下,逆時分章節進行說明。行動發生的“1秒前”是腦神經科學的時間段。 大腦的扁桃體與恐懼、不安、攻擊性有關,如果負責控制的額葉外質受損,人就無法抑制沖動。在大腦中負責情緒的部位和負責認知的部位也會分開運作。在“為了救五個人,可以殺死壹個人嗎”的所謂“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中,回答者提出了“必須親自推開壹個人”的情況,大腦情緒相關領域也隨之活躍起來,但在“只要拉壹下杠桿就行”的情況下,認知領域被激活。

行動“幾秒到幾分鐘前”是感覺的時間段。實驗表明我們的大腦對膚色很敏感。如果將某人的臉部照片在不到十分之壹秒的短暫瞬間展示出來,人們甚至無法確定到底看到了什麽。但是,如果用照片來猜出看到的面孔的人種,就會猜得挺準的。如果展示受試者和其他人種的面孔,扁桃體也會更好地被激活。這意味著人類的大腦瞬間將“我們”和“他們”分開。但是人類並不是無條件被其支配的存在。作者表示:“如果長時間(約0.5秒以上)暴露到能夠感知到意識的程度,那麽額前葉表面就會活躍起來,扁桃體就會安靜下來。自己也在調節不舒服的感情。”

這本書通過這種方式,觀察了“幾個小時到幾天前”的荷爾蒙故事和“幾天到幾個月前”的神經可塑性後,探索了青少年時期、兒童時期、胎兒時期經歷的變化對行為有什麽影響。隨後,以文化和進化拓寬了主題。作者就人幫助某人表示:“就像騎自行車壹樣,從很久以前就開始習慣了,是無意識、自動跳出來的行為問題。”通過機智的文章和豐富的事例展開,書的厚度沒有什麽好害怕的。原題《Behave》。


趙鍾燁 jjj@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