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梨花校歌

Posted May. 31, 2007 03:57   

한국어

“一縷春風徐徐吹來,聖人將此稱之爲梨花/偉大的歌聲響起,皇華坊成爲天國/智昭的精神可嘉,閼英妃的耐力驚人,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我們的知恩/向六部學習織布,當作修身養性。”這是爲3.1節歌和開天節歌作詞的歷史學家爲堂鄭寅普老師在1930年作詞的梨花女子大學校歌第一節和第二節。像梨花女子大學的校歌一樣,含有豐富的歷史故事的歌詞並不多見。

▷第一節講述的是梨花女子大學的歷史。聖人是指高宗皇帝,皇華坊是梨化大學校址首爾貞洞的舊名。1886年建校後的第二年高宗賜名“梨花學堂”,並禦賜“梨花”匾額。一到春天,皇華坊便梨花盛開。第二節講述的是韓國婦女史。智昭是新羅時期的金庾信的妻子,也是花郎元述的母親。元述在與唐朝的戰爭中節節後退,智昭到死也沒能見兒子一面。閼英妃是新羅始祖朴赫居世的妻子。“我們的知恩”中的知恩是新羅時期被賣到別人家裏當丫環,獨自撫養母親的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孝女。

▷梨花女子大學校長、史學家李培鎔自去年8月就職後一有機會就“講解校歌”。她特別強調說,第二節指出了在韓國婦女史中梨花人要走的路。智昭夫人象徵具有義氣和智慧的女性形象,鼓勵織布和養蠶的閼英王妃象徵勞動的女性形象,孝女知恩象徵善良的女性形象。李培鎔說:“雖然校歌詞義難懂,但只要知道了,就更能提高梨花人的自豪感。”

▷今天梨花女子大學迎來建校121周年。雖然梨花女大早已沖出梨花山走向全世界,但始終保持著原先的建校理念。梨花的建校理念也是近代後奠定韓國教育基礎的私學精神。希望在6月國會上將處理《私立學校法》的國會議員們暫時回顧一下我國私學追求的教育理念和私學的發展之路。

評論員 金昌赫 cha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