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央情報部曾強制適用間諜罪 “東柏林事件”並非捏造

中央情報部曾強制適用間諜罪 “東柏林事件”並非捏造

Posted January. 27, 2006 03:06   

한국어

26日,國家情報院“通過揭開過去事件真相的發展委員會”(簡稱過去史委、委員長:吳忠一牧師)發表稱,“東柏林事件”不是1967年樸正熙政權出於政治目的策劃的事件,也不是中央情報部捏造的事件。

但是過去史委稱,當時,中央情報部對訪問北韓和從北韓受到金錢,根據《國家保安法》犯逃出和潛入等罪的案件有關人員強制適用了間諜罪。爲敵對國家探測、搜集、泄漏、轉達國家機密和幫助間諜的情況下才適用間諜罪。

▽沒有策劃案件=據過去史委稱,1967年5月,正在德國留學的林某教授向朴正熙總統的內侄洪某說出自己與北韓方面接觸的事實之後,向中央情報局自首而發生了本案件。林某教授在自首之前與洪某一起拜訪朴正熙總統詳細說明了歐洲留學生接觸北韓方面的狀況,而樸正熙指示中央情報局進行徹底的調查。

過去史委稱:“曾提出了樸正熙政權爲消除當時的6•8國會選舉腐敗是非爭論而策劃事件的疑惑,但是經確認,中央情報局在國會選舉以前已著手進行調查。”

▽沒有捏造案件=據過去史委調查確認,當時涉案人員中,50人訪問東柏林、12人訪問北韓而違反了《國家保安法》。另外,從北方收取金錢的26名相關人員中,服從北韓命令的12名等也違反了當時的《國家保安法》等法律。

中央情報局對其中的23人適用了間諜罪和間諜未遂罪,檢察機關也以相同的嫌疑起訴了他們。但是審判進行到大法院終審,1個人的的間諜嫌疑都沒有認定。

另外,中央情報局當時認爲,首爾大學教授黃某涉嫌在東柏林被北韓吸收,回國之後成立“民族主義比較研究會(民比研)”試圖顛覆政府。但是中央情報部部長金炯旭在回憶錄中承認“東柏林事件包括民比研室錯誤。”

▽拷問的可能性高=圍繞拷問與否,涉案人員和調查官的主張互相矛盾。已故的千祥炳詩人等主張“包括毆打在內,實施了電拷問、水拷問等”,但是調查官們反駁稱:“被調查人員都輕易承認,沒有必要進行殘酷行爲。”

但是過去史委稱,考慮到被拷問的陳述具體性和一貫性,中央情報部有可能至少對14名涉案人員進行了拷問。

▽海外居住者被非法抓捕=據過去史委稱,當時中央情報局在德國、法國、美國非法抓捕30名涉案人員,帶回國內。過去史委稱:“中央情報局人員在當地以虛假請客和邀請訪問國內的方式把涉案人員騙到大使館之後,對一些涉案人員實施暴力等強壓方式帶回國內。”

▽尹伊桑不是間諜=過去史委稱,已故作曲家尹伊桑確實先後9次從北韓收取約5000美元,而且還訪問過北韓。

但是尹伊桑拒絕加入勞動黨,而且反對北韓的地下黨組織教育,從某個時間段開始他與北韓虛與委蛇。過去史委稱,考慮到這些方面,很難認爲尹伊桑是間諜。

過去史委稱:“對消極的對北行爲適用間諜罪,扣下‘尹伊桑是間諜’的汙名,這確有不妥當的一面。”



李明鍵 閔東龍 gun43@donga.com mind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