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馬奈-德加展現出的夥伴關系的力量

Posted January. 16, 2024 07:38   

Updated January. 16, 2024 07:38

한국어

筆者本月初壹大早就去了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被現場的人群嚇了壹跳。當天是收集19世紀近代繪畫大師愛德華•馬奈和埃德加•德加160多幅作品的特別展《馬奈/德加》落下帷幕的日子,因此在開門前就早早聚集了數百人。

成為紐約大街上的熱門話題的《馬奈/德加》展,具有即使不是美術專家也會多次前往參觀的特別之處。因為該展覽把焦點放在了相差兩歲的法國富人家出身的兩位畫家既是朋友有時又敵對的“友敵(朋友和敵人的合成詞)”關系上。他們在20多歲的時候在巴黎盧浮宮偶然相遇,維持了20年的友情。

雖然說是友情,但展示作品中生動地表現出了兩位畫家感受到的競爭心、嫉妒、羨慕、尊敬、執著。德加畫了馬奈夫婦作為禮物送給了他,結果馬奈切掉了妻子部分。是因為什麽而生氣,但為什麽壹直都是朋友呢,刺激了想象力。馬奈死後,德加看到他的作品《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處決》以碎片的形式出售,於是他壹壹購買,最大限度地連接起來。這是尊敬的表現。互相畫同樣的模型或模仿相似的構圖,意識到對方的痕跡也很有趣。

最重要的是,通過彼此的關系更進壹步,實現了共同成長,這壹點令人感動。再次領悟到了“夥伴關系的力量”。這可能是觀眾湧入《馬奈/德加》展的主要原因。他們本人拒絕被稱為印象主義者,但正因為有彼此,才會受到刺激,進行從現有的現實主義轉向印象主義的實驗。

仔細分析的話,發揮夥伴關系力量的事例太多了。《馬奈/德加》展之所以能夠成功舉辦,也是得益於法國奧賽美術館和紐約大都會之間的合作。160個展示作品中有壹半是奧賽和大都會收藏的,多虧了相互借給對方作品,馬奈的傑作《奧林匹亞》首次在美國展出,更加火爆了票房。

雖然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但是與作為30多歲的量子科學領域的碩學之士獲得去年仁村獎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崔順元(音)見面時,也能感受到夥伴關系的威力。他雖然是理論物理學家,但因在實驗物理學領域積累業績而聞名。當被問及原因時,他說“因為和實驗物理學家也很親近”。也就是說,如果與實驗物理學家分享腦海中的“這行嗎”的想法,就能取得新的發現。崔教授的博士課程中那篇登上《自然》雜誌封面的著名論文,是他與研究室同期實驗物理學家、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崔俊熙壹起在48小時內具現突然浮現的創意並寫成論文的“作品”。

此外,夥伴關系的成功事例也無窮無盡。從展開世界最高市價總額王座競爭的蘋果、微軟(MS)到谷歌、OpenAI,創業的開始是從社區朋友或學校同期的關系出發的。這告訴我們,在與生俱來的才能基礎上如果能夠接受成長的關系,就能更快地實現夢想。

但遺憾的是,從個人生活到政治,世界越來越難以找到夥伴關系。不僅是韓國,美國在政治、男女、LGBT、世代矛盾中,無條件的厭惡情緒也肆虐。雖然只是凸顯敵對感,但很難找到相互承認、合作和發展的事例,而且只付出了巨大的矛盾費用。據說,如果再次回到馬奈和德加,兩人的政治傾向也截然不同。在新的壹年裏,打開包容的心扉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