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換率造成的進口產品與“妖怪市場”的衝擊

換率造成的進口產品與“妖怪市場”的衝擊

Posted March. 21, 2008 03:00   

한국어

“得馬上把價格標籤換掉。”

19日下午,位於首爾中區南昌洞南大門市場的“妖怪進口商家”。在這裏賣了30多年日本進口雜貨的李海東(76),正因韓元-日元的暴漲(韓幣下跌)引起的商品價格的變更換著價格標籤。

過會兒,看似50多歲的女性走進了店鋪。對“怎麼都變貴了?”的疑問,李先生難為情地回答到:“因為換率上漲了。”顧客隨意看了之後空手而出。

在同一市場中賣葡萄酒的店鋪上的葡萄酒價格也迅速攀升了不少。法國產Chateau Talbot(2002年產)1瓶價格為9萬2000韓元,而在3個月前它的價格才僅為6萬8000韓元。這個店鋪的老闆安城大(52)這樣談到:“之前進得還是會收原價,但是最近採購的葡萄酒則不得不按上漲後的價格出售。隨著價格的上漲,顧客也少了很多。”

○韓元的下跌衝擊著進口商品價格

隨著韓元貶值,中產階層消費者擁護的進口商品價格在攀升。特別是和歐元、日元等其他主要國家貨幣不相同,只有韓元處在了“唯獨弱勢”的狀態。因此從這些地方進口的商品價格漲勢比美國產品還猛烈。例如韓元-歐元的換率從1月2日的1371.65韓元,20日上漲到了1578.49韓元。1月2日,每100日元換838.20韓元的韓元-日元換率,20日也暴漲到了1018.15韓元。隨著高油價的運費上漲和國際原材料價格攀升,也對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提供了條件。

2-3月,主要葡萄酒進口企業把葡萄酒價格平均上調了15%。從法國進口的一些葡萄酒則上漲了30-50%。葡萄酒進口流通企業葡萄酒王國的李哲衡社長,對此這樣解釋到:“北京奧林匹克前夕,中國葡萄酒需求劇增引起的供求緊張,也是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歐洲產的乳酪價格也上漲了不少。據樂天百貨歐洲產的乳酪價格最近2個月上漲了8-10%。澳大利亞產的牛肉價格也在3個月之內上漲了11%。

釜山國際市場的進口食品價格最近也平均上漲了15%。和2個月前相比,美國產番茄汁和核桃各上漲了20%和25%。日本的拉麵、大醬、芝麻醬則各上漲了28.6%、20%、16.7%。甚至中國產的芝麻也上漲了10%。

和正式進口企業進口的產品價格相比,其價格較低的日本產數碼相機的“並行進口產品”(除正式進口企業外,普通進口業者通過各種途徑進口的產品)的人氣也開始下滑。因為和一段時期內以固定換率進口的正式進口產品相不同,並行進口產品則根據當時的換率來定價格,因此它的價格隨著換率的上漲也變貴了不少。

南大門市場的某日產相機商人這樣表示到:“雖然並行進口產品的價格比正品貴個2-3萬韓元,但是考慮售後服務的話還是買正品比較划算。”

○貨幣價值上漲的地區,海外旅行的取消也增多

鄭鐘韓(58)從去年開始就準備了和夫人的歐洲旅行。但是最近1歐元上漲了1600韓元左右後,他放棄了這一想法。鄭氏惋惜地表示到:“歐洲旅行所需的價錢比預算上漲了太多。”

隨著像鄭氏這種人增多,大型旅行企業Modetour原先的旅行預約取消率也從先前的1%增加到了現在的5-10%。

公司打算從下個月1號開始把日本、歐洲旅行商品價格上調5-25萬韓元。因為和當初設定商品時相比,日元和歐元各上漲了100韓元和200韓元左右。

有11個月大孩子的鄭曉真(32)原本用的是日產尿布,但是最近她卻把尿布換成了國產。因為日產尿布最近的價格已經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範圍。

統計局發表的2月消費支出期待指數中,所謂外出就餐、娛樂、文化等對“價值指向性消費”的期待指數從1月的94.3下跌到了91.2。

淑明女子大學經濟學系尹元培教授對此這樣談到:“進口愛好品因為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價格的上漲肯定會引起需求上的減少。像現在這種換率下,中產階層的生活水準肯定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