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韓半島外交“風向標”指向何處

Posted September. 02, 2006 07:01   

한국어

昨天,韓國通商部長官潘基文在寬勳俱樂部邀請討論會上表示:“雖然很遺憾,但韓美之間確實存在各種分歧。所謂認識這個東西一旦形成,就無法用言語說明,當務之急是消除這種東西。相反,盧武鉉總統卻在前天接受的KBS記者採訪時反復強調說:“韓美之間不存在任何問題。”無論存在什麽問題,只要切實認識到問題的存在,也就找到了解決的途徑。從這一點上看,我們可以認爲,潘基文坦誠的態度更有助於韓美同盟關係的恢復。

韓美首腦會談(14日)將於本月舉行,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也將在本月內參加總裁選舉(20日),因此,這個月將成爲一直籠罩在“自主意氣相投”中的韓國外交收拾局面的重要契機。特別是,在韓美首腦會談中,應該縮小雙方在北韓核和導彈、假幣、人權等問題上的深刻分歧。兩位元首腦應該形成所謂同盟的共同認識,在此基礎上開誠佈公地協商戰時作戰指揮權、自由貿易協定(FTA)等問題。同盟的前提是“對威脅的共同認識”,因此,無論通過任何方法,都應該找到切合點。此次會談不能成爲只留下照片的儀式性會談。對於盧武鉉總統來說,可能沒有多少時間了。

29∼31日在日本淡路島舉行的第14次韓日論壇上,日方參加人員指出,“對北韓問題的認識差距”是導致韓日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這個事實備受關注。雖然不能忽視日本在獨島和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的責任,但也不能輕視盧政權特定對北觀産生的外交癱瘓現象。據說,如果安倍晉三就任日本首相,日本可能會在“排除韓國的情況下”,促成中日首腦會談。韓日邦交正常化以後,日本的新任首相從未在排除韓國的情況下,先和中國舉行過首腦會談。

現在,韓國應該儘快摸索能夠緩和韓日矛盾的途徑,韓日兩國的首腦一直表現出“鬥氣”的態勢。終於,日本外交次官穀內正太郞爲舉行次官級戰略對話,將于下周訪韓,安倍晉三方面也稱,正在研究最先打電話給盧武鉉總統進行就任問候的方案。

自北韓發射導彈以後,韓國政府和美日之間的互助關係就面臨崩潰局面,甚至連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對北制裁決議案的過程都是通過中國的通報得知的,因此,這種情況不容忽視。韓國是“夾在強國縫隙裏的中間國家”,不是那種即使破壞外交也能單獨站立的國家。通過總統的執拗和虛張聲勢無法恢復符合國家利益結構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