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外交安保問題終歸還是用人問題

Posted June. 07, 2005 06:10   

한국어

國家情報院院長高泳耉已表明辭意,其候補人選問題却一拖再拖。青瓦台方面稱,目前已有3位候補者,正在進行最後的審核工作。預計,隨著人選結果的確定,外交、安保部門的人員構成也將有部分變動。即使是爲解决燃眉之急的北核問題及改善韓美同盟的未來,也應選出受國民信賴,使國民感到放心的人士來組織領導隊伍。在外交、安保方面也存在人員問題。

筆者認爲,現任政權成立以來,外交、安保的中軸——韓美同盟不斷出現裂痕,而用人不當正是導致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如果排除同總統的親疏關係因素和是否在政治理念上保持一致等因素的干擾,在正確解讀國際局勢的基礎上,以實事求是的姿態重用堪當管理韓美同盟重任的人物,那麽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將會大爲减少。

有人指出,如果管理相關情報及機構的人士對該領域的工作陌生、毫無經驗,幷且難以稱其精通國際政治趨勢,那麽反而只會招來不信任情緒。可以說這一觀點是有其合理性的。由出身人權律師的人士管理國家情報院,雖然目前還不知是否對改善國家情報院形象帶來了幫助,但終究還是被人說“因爲不能相信韓國,所以不願共用情報”。平生只致力于研究北韓問題的學者,一夜之間突然變成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負責人,提出“合理性自主國防”、“東北亞均衡勢力”等不成熟的構想,無疑加劇了韓美同盟關係的矛盾。

當務之急是,應立即對以NSC爲中心的外交、安保體系進行全面整頓。作爲總統諮詢機構,NSC的工作本應局限在外交通商部、國防部、統一部間的政策調整,但事實上NSC不僅淩駕于這些政府部門之上,甚至還負責具體政策的執行工作,這種體制顯然是錯誤的。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問題。我們應該尋找幷重用的人士,應該不存在理念傾向性,同時兼備專業性及多樣性,幷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堅持履行以國家利益爲先的原則。而絕不能把國家的安全交付給那些哪怕稍可能受到感性“自主”與時代錯誤性“反美”情緒影響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