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現政權認同感是問題的核心

Posted July. 27, 2004 22:15   

한국어

當看到執政黨和在野黨就國家的認同感展開激烈的攻防戰的時候,我們不禁想問大韓民國到底處在何種階段?就算緊追不捨尚不能肯定在我們這一代能否進入先進國行列,更何況執政黨和在野黨一睜開眼睛就翻老帳爭論不休,看來“當國民難”的話所言非虛。

青瓦台雖然對大國家黨代表朴槿惠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釋,但是青瓦台的解釋不但回避了問題的核心,而且把事情弄得越來越大。此前,朴槿惠質疑現政權在毀壞國家的認同感。朴槿惠向總統提問了總統對具體議案的看法。也就是針對直屬于總統的疑問死真相調查委員會把非轉向長期囚規定爲對民主化進程有貢獻者一事,以及因間諜嫌疑曾服過役的人擔任疑問死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官,調查現役將軍一事等問題,要求總統表明立場。

朴槿惠質問爲什麽對侵犯北方界限(NLL)的北韓不提出任何抗議,反倒針對軍方加以指責。朴槿惠要求現政權,如果不能確信的回答此問題,就解釋對現政權的認同感到底是什麽。這個問題就算朴槿惠不提問,只要是國民都有權提問,而且應該提問。

對此,盧武鉉的解釋是:“憲法反映的思想就是我的思想,只不過這個憲法不是維新憲法,而是1987年10月修訂的民主憲法而已。” 我們很難把這樣的回答看作是合理的解釋。朴槿惠以及大多數國民想知道的是現政權的認同感。現在不時出現現政權是左傾一說,對此企業感到不安,因此害怕投資。更有消息說,部分富裕層的人把財産轉移至國外,因此國民希望政府能明確政權的認同感,以穩定民心。

這並不是說要追究過去,進行消耗性的體制問題爭論,而是要求總統給我們拿出對目前狀況的診斷和處方。雖然青瓦台反駁說:“總統無論到何處都主張自由民主主義和透明、先進的市場經濟。”但問題在於很多國民都未曾切身感受到總統所說立場。難怪經濟副總理都自歎“最近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市場經濟”。

既然如此,盧武鉉應該給出明確的答案。不應該嘴邊挂著“維新”,實際上回到過去的模式。很顯然,這是要求不要舉著維新的旗幟用獨斷開發的理論判斷現政權的認同感。這種形式只能讓爭論的焦點變得模糊,進一步擴大戰線。在野黨提出疑問說“總統本身也不曾是DJP聯合的民主黨候選人嗎”,而且反應非常冷淡。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現政權將寸步難行,更何況已有人指出,現政權只熱衷於翻過去的老底。

如果國民對政權的認同感持有疑惑,解決此問題的第一責任在於總統。不應該只顧著與在野黨就維新問題進行老一套的爭論,應該以實踐證明自己是一個忠於自由民主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