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伊爾庫茨克油田工程面臨流産

Posted May. 19, 2004 22:08   

한국어

從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油田通過輸油管(PNG)途經中國最後進入國內的伊爾庫茨克油田開發工程再次陷入僵局。

俄羅斯政府18日表示,正在研究改變從貝加爾湖南路的安加爾斯克-中國大慶-西海-平澤的路線。

14日,在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主持的西伯利亞能源開發會議上決定,今後開發的所有天然氣管和輸油管都將使用哈巴羅夫斯克-納霍德卡路線。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具有代表政府協調俄羅斯內所有能源開發工程的權力,因此,這次決定實際上就是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旨意。

正在推進伊爾庫茨克油田工程的BP-TNK石油公司的有關人士在接受《商業報》的採訪時表示:“只要有經濟效益,就可以接受連接納霍德卡天然氣管道的方案。”韓國、俄羅斯、中國已經完成可能性調查的伊爾庫茨克油田方工程可能成爲泡影。

俄羅斯還在研究把西伯利亞的石油向國內供應的方案。據悉,俄羅斯準備向韓國和中國提供西伯利亞以北的雅克茨庫的油田。這個油田距西伯利亞150公里,因此將增加建設費用和時間。

改變輸油管路線與最近西伯利亞的輸油管路線向納霍德卡傾斜有很大關係。當初計劃在中國建設的與西伯利亞路線相似的輸油管道由於日本的攪局而轉向遠東。如果同時建設輸油管和天然氣管就能節約經費。因此,天然氣管路線也發生了變化。

俄羅斯冒著與中國鬧翻的危險改變路線有著很多原因。通過納霍德卡可以面向日本和美國市場,而且可以引進日本的鉅額投資,開發落後的遠東地區。而且今後開發北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田和油田時與容易與遠東相連。而且,俄羅斯也試圖長期牽制中國。

中國目前並不急需天然氣,因此,關鍵是韓國。由於引進能源的計劃是中長期的,因此,有人指出伊爾庫茨克油田工程可能流産,必須準備對策。



金起顯 kimkih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