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对失业愤怒的青年在选举中造反,政治圈请回答!

对失业愤怒的青年在选举中造反,政治圈请回答!

Posted April. 16, 2016 07:14   

Updated April. 16, 2016 07:20

한국어

上个月青年失业率达到了11.8%,以3月为基准计算,可谓创下历史纪录。昨天,统计厅发表了“就业动向”报告,今年3月的整体失业率比一年前上升了0.3%,但15-29岁的青年失业率急剧上升了1.1个百分点。年轻人孤独踯躅在黑暗的隧道中,他们塌陷的肩头隐约可见。

正在这种氛围下举行了本次国会议员选举。根据出口调查结果,20多岁的青年人投票率比第19届选举时上升了13%,30多岁的投票率上升了6%,而40~60岁的中壮年层的投票率几乎和4年前相同。青年失业形势恶化,找份好工作如同上天摘星一样困难,而执政党只是埋头工于自己的政治地盘,青年们等于用选票对执政党进行了审判。

亲朴的核心人物、新国家党议员崔炅焕,去年在担任经济副总理时曾说青年正在响应劳动改革,但从选举结果来看,这属于罔顾现实的误判。政府连忙进行了肤浅的解释,称“由于3月份提交地方公务员和大企业公开招聘的应聘书,所以显得失业率较高”。但就此固执地认为青年们是惑于在野党提出的青年补贴制度等民粹主义招法,而支持了在野党,便是歪曲选票意义的自我辩白。在野党只是由于青年层审判执政势力间接获利而已。

在政治上,青年层成为台风之眼的现象不只在韩国才有。美国的希拉里•克林顿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中虽然预计会获胜,但支持伯尼•桑德斯的20多岁和30多岁的青年层,在竞选中刮起了一阵旋风,希拉里为此正苦恼不已。根据美国劳动部的统计,以2014年12月为基准,美国青年的失业率(16~34岁)为11.2%。 就业不容易,即使就业,工资收入也不高。“占领华尔街”运动之后一度仿佛沉寂下去的青年们的愤怒,正是“桑德斯旋风”的基础。

青年就业,不是什么理念问题,而是吃饭生计的问题,这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虽然说年轻人有着支持在野势力的倾向,但从前投票率低迷的20多岁和30多岁的年轻人,如今纷纷走向投票点。政治圈应该把这当作严重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