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论]现在不是“姜万洙对李汉久”经济政策对立的时候

[社论]现在不是“姜万洙对李汉久”经济政策对立的时候

Posted April. 26, 2008 07:59   

한국어

围绕着经济运营方向,政府和执政党间出现不寻常的不协和音。不仅在追加预算编成,而且在减税及限制完善法案中,内阁经济司令塔-姜万洙企划财政部长官和大国家党经济代表李汉久政策委议长表明了对立意见。

大国家党表明,政府准备的53个法案中有13个原案很难通过。而且政府表示,大国家党推荐中的12个法案中,有11个无法接受或者需要慎重讨论。党政周边传出,这些对立的结果与姜长官和李议长有关。还有些人主张,这是两位自尊心对决的表现形式。

政府和执政党不一定要事事都同步进行。政府身为政策执行者,担负着较强的责任,执政党具有向国政反映民心的义务。不过,几个现案中双方的摩擦似乎超越了正常的争论,他们的行为是否会对经济遗留后遗症是人们最担忧的部分。

秋耕问题开始公论化已经超过了10天,不过目前连进行与否也不确定。党和政府缺乏迫切感,似乎有着谁更急谁先认输的气氛。他们的竞争造成的政策混淆有可能成为民生的负担。就因为秋耕计划尚未决定,相关企业无法设立企业计划,只好默默关注新趋势。

为了启动经济,把一部分岁计剩余金划为秋耕预算的姜长官的意见,和提出减税及完善限制是根本解决方法的李议长都有各自的道理。不过,问题的关键就是政策不能犹豫不决,也不能失去机会。李议长表示:“财政部太依赖政府的力量,财政部本应该以市场的立场运营经济”。这是政府要洗耳恭听的职责。不过,有效的政策自身就是力量。希望姜长官和李议长进行自我检讨,想想“我的傲气、我的独断”是否正确。

我们认为,两位具有与左派争权政策官僚差别的自由市场主义经济观。但双方不达成共识,每件事情上标明对立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轨道。

1997年财政经济院次官时期,姜长官目睹了我国陷入外换危机的过程,大宇经济研究所社长时期,李议长也目睹了大宇集团没落的过程。为了国家,他们要以大局为重,共同讨论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