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要考试让我家孩子畏缩不前?”
不久前,本报教育组记者在有关“公共教育正常化”的采访过程中见到的首尔某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单元评价后,从家长那里收到了以下短信。该教师表示:“乘法、除法等数学必须进行单元评价(测验),但家长联系我说,‘为什么要考试,让我们的孩子自尊心下降?’。”大田的一名小学教师表示,“在诊断评价中,向基础学历低的家长提出孩子放学后补习,结果被指责为‘给孩子打上烙印,你没有老师的资质’”,觉得特别荒唐。
由于学生家长的投诉,在公共教育现场,不仅是单元评价,就连举办校内竞赛也遇到了困难,相反,在私教育市场上,国语、数学等主要科目的竞赛非常受欢迎。因为直到初中一年级为止,在学校公共教育中,无法通过考试掌握学生水平,处于“一片漆黑”的状态。教育热情高涨的家长们为了知道子女的成绩在全国排名前几名而参加了私设竞赛。也就是说,公共教育因看家长的恶性民怨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课外辅导市场正在利用漏洞扩大市场。实际上,虽然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减少,但去年私教育市场规模接近30万亿韩元。
最近本报以韩国教员团体总联合会和795名小学、初中、高中教员为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98.6%的教师表示:“难以进行授课、评价、体育活动、生活指导等。”教员们还表示,学校只起到了49.8%的教育本质作用。特别是教师们认为教育活动中最难的领域是“生活指导”(93.8%,多项选择)。上个月在学校死亡的济州地区教师也指导经常缺席的学生 据悉,她一直被学生家长的投诉所困扰。
教育界人士就公共教育战略只剩一半的原因指出,每当发生“瑞二小学教师死亡”等侵犯教权事件时,政府没有提出根本性的对策,而是提出了补救性权宜之计的方案。相反,海外的情况如何呢?美国和英国分别于2001年和2006年制定了《教师保护法》和《教育及审查相关法律》,如果发生严重的侵害教权事件,将追究加害学生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法律责任的负担。
李在明总统在竞选过程中提出的教育公约中表示,要加强国家责任公共教育、减少私教育费等。新政府要想推进正确的教育政策,就要按照约定先树立公共教育。因为,虽然公共教育梯子上端存在大学入学考试是现实,但学校并不是单纯的“入学考试机关”。公共教育现场是学生作为人性和市民,学习素养,建立交友关系,积累社会化能力的基础。
被认为是公共教育崩溃原因之一的侵害教权,在民主化以后,在“清算学校权威主义”的要求下,教育政策偏向于加强学生和家长的权限。为了公共教育的正常化,政府首先要制定能够引导教师和家长之间健康沟通和均衡合作的方案,并参考海外事例等,建立有效的法律基础。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