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领养而拥有家庭,还是即使没有家庭也要选择母国。”
19日下午3点在首尔建国大学新千年馆休闲室,两个韩国男子进行的对话,另50多名被领养人旁听客目不转睛。
这是由国外被领养人联合会(音译,GOAL)举办的第6次讨论会的研讨会之一的“领养和儿童设施之间,两个人的人生故事”。
金弘一(40岁)在8岁时进入保育院之后,直到高中毕业为止,一直是在那里度过的。朴贤民(音译,美国名科迪•温德,37岁)在保育院生活到11岁后被领养到了美国。
因一个被领养,一个留在保育院而分开的两人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不同呢。
金弘一表示:“如果我不是被交给保育院,而是被领养,也许现在能过上更加好的人生。”
随着父母离婚,金某的两个姐姐成了临时工,两个弟弟被领养到了美国。
金某到现在对于在保育院度过的艰辛生活,仍常常做噩梦。他表示:“没有一天不被前辈打的,经常是用地瓜来果腹。”并回想道:“每当那时,都非常羡慕被领养走的弟弟。”
对此,朴贤民表示:“虽然如果被领养就会有家庭,但是因在外国长大所经历的人种歧视,而经常承受压力。”
在小学5年级时,被领养到美国西雅图的朴某在初高中时期总是在对别人解释着自己的出身。因为是韩国人而被歧视也不是一两次了。
他与和自己一样被美国人父母领养的韩国弟弟一起约定:“一定要回到韩国”,并在1988年踏上韩国土地的瞬间,更加坚定了这一决心。
他被母国的情趣吸引而进入了韩国,并在2001年恢复了韩国国籍。
结束对话时,金某嘱咐说:“虽然被领养的人的心上也会受到很深的伤害,但是希望能够明白温暖的家庭的珍贵。”朴某表示:“不用说明我要在这个国家生活的理由也可以的孩子是幸福的。”
GOAL秘书长金大元(瑞士名:维尔格拉,音译)表示:“很多被领养的人因如果自己是在韩国长大会更好的盲目的想法而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的情况较多。”并称:“就是为了让大家对自身的处境懂得感激,理解互相的处境的立场上,准备了这样的活动。”
经过19日、20日两天举行的此次讨论会上,将举行能够为被领养人提供信息的多样的活动。
20日,将以“与韩国人的恋爱,结婚”、“在韩国内就业,除了英语教师职位外”、“亲人见面”等为主体举行研讨会。
ditto@donga.com